耳鸣(tinnitus)一词源于拉丁词tinnere,原意为耳部响铃样声音,指患者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或电刺激存在。耳鸣不应包括声音幻觉及错觉。耳鸣常被形容为嘶嘶声、嗡嗡声或尖叫铃声。它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耳鸣的产生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影响因素较多,除不同的病因、病理过程可引起耳鸣外,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对耳鸣的觉察亦有较大的影响。
图:扰人的耳鸣
耳鸣是耳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之一。随着人们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工业、环境噪声的增加,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如果是短暂性忽来忽去的耳鸣,一般是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可听之任之。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则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
一、耳鸣的原因造成耳鸣的原因数以百计,临床能明确原因的不到10%,最常见的以下几种:
1.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中耳、内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梅尼埃病,都能引起耳鸣;
2.中枢性耳鸣:常见疾病:严重的中枢性供血障碍﹑脑肿瘤﹑颅脑外伤﹑神经衰弱或神经外科术后都可出现中枢性耳鸣;
3.神经性耳鸣:听神经瘤,血管袢压迫听神经、听神经脱髓鞘病变等;
4.听声觉外系统产生的耳鸣:常见疾病:常见于颈椎功能障碍与下颌关节肌关节病变;
5.水杨酸引起的耳鸣:大剂量能引起听力下降和诱发
可逆性的耳鸣;
6.外伤性耳鸣:常见为头颅外伤引起的耳鸣;
7.其他因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8.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二、耳鸣检查由于耳鸣常常是全身疾病的伴随症状,因此耳鸣的诊断与治疗根本在于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除了全身疾病的检查外,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耳部常规检查:外耳道检查:有无耵聍栓塞,异物及炎症;鼓膜显微镜检查:鼓膜前有无耵聍片,鼓膜有无穿孔,有无各种类型的中耳炎;鼻咽部内镜检查:排除鼻咽部占位性病变;咽鼓管功能检查:排除咽鼓管功能障碍。
图:外耳道耵聍
图:鼓膜穿孔
2.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纳;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掩蔽试验、利多卡因试验、耳鸣匹配检查;
3.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行CT及MRI检查,以除外颅内特别是小脑桥角的占位性病变;
4.其他检查:睡眠监测,妇科激素等。
三、耳鸣评估1.根据耳鸣评价量表(TEQ),分为I-V级;
2.耳鸣程度分级:分为0-6级;
3.根据病程分类:急性耳鸣(病程小于3月),亚急性耳鸣(病程4-12个月),慢性耳鸣(病程大于1年)。
四、耳鸣的治疗最为关键的是要尽量明确原发病,并且治疗原发病。颈椎病引起的耳鸣,通过治疗颈椎病,可以使70%的患者耳鸣得到缓解。听神经瘤引起的耳鸣,通过切除听神经瘤绝大部分患者耳鸣可得到缓解。但是临床上更多的情况是无法找到明确病因,如果不能找到原发病,则要根据情况分别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利多卡因、氟桂利嗪、其他比如血管扩张剂、抗血栓、神经营养药物(急性耳鸣治疗等同于治疗突发性耳聋);
2.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3.掩蔽治疗;
4.认知行为疗法;
5.经颅电刺激疗法;
6.手术治疗,例如人工耳蜗植入术;
7.中医中药治疗;
8.助听器;
9.联合治疗:目前最常用的疗法是声治疗配合心理疗法;
10.其他疗法,如自然疗法。
医生和患者都应当意识到不是每一种耳鸣都能被根治。药物和手术也并非根除耳鸣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改善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比彻底消除耳鸣病因更容易实现,也更有意义!
撰稿:钱怡
编辑:冉燃
审核:钟时勋
快来加入“重医大附一院耳鼻咽喉科”官方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复方百部酊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y/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