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硬化症状 >> 耳硬化症手术 >> 正文 >> 正文

冬天由肾主时,如何利用这个好时节养肾

来源:耳硬化症状 时间:2018-1-18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先天之精,既关乎寿命,又关乎健康,故肾不可不养。按五行之理,冬天水旺,入通于肾,故冬天由肾主时,冬天亦是养肾的好时节(此理亦可推及他脏: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天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养肾即是养阳气之敛藏,使不妄动妄耗。

解剖学的肾脏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但中医所讲的肾,不完全是解剖意义上的肾脏,还包括脑、髓、生殖、造血、免疫系统的一些器官及功能。

01

肾不可伤,伤则必重

若需养肾,先要明白哪些情况会伤肾。特别是我们要懂得养生,并重视养生,否则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会伤损肾精。

一则,身心过劳,耗伤肾精。

肾中所藏的精既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亦源自后天脾胃运化之精。若身心劳倦,则先后天之精皆伤。

体力过度劳累初则损阳,再则损精。如马拉松长跑、铁人三项等运动都过度耗伤肾阳肾精,不利于健康。

营于名利,心神劳累,亦伤肾精。肾主髓,脑为髓之海,若过于用脑劳心,则渐伤髓海,此亦属伤肾。

大多数时候我们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健康。因此,健身要适度,不可过度。一般来说,运动可生阳,天冷时动一动会暖和一些,但若过度运动,则不仅不会生阳,反会耗阳,那就会越动越冷了。若反复持续大量运动,阳气伤损到一定程度,则会伤损肾精。岂不见那些马拉松、环法自行车赛的运动员个个都是瘦瘦的,即是运动过度、耗伤肾精之征。

名利不可不追求,但亦需量力而行。若过度追求名利,使心神疲乏,则虽得名利而肾精亦伤,反为不美。何况,纵然有了名利,亦需健康的身体去享受这成功的喜悦。否则,健康不再,名利再多又有多少意义呢?

二则,相火妄动,扰动肾精。

见美女而心起邪念,或看黄片,或思淫欲,即会导致相火妄动,扰动精宫,虽未见其伤,而肾精暗耗,最不利于健康。

再者,见他人之财富地位而心生羡慕,这本是人之常情,亦是人生进取的动力。但若沉浸在羡慕之中而不知节制,则亦属相火妄动。

故年轻人需努力培养正念,安心神,止邪念,修养得一身浩然正气,自然相火不妄动。另外,若相火妄动不能节制时,可吃些苦味的食物或中药,如苦瓜、咖啡、黄连、黄芩等。苦可坚肾阴,又可泻心火,既可清火,又能补肾。

三则,房事过度,暗耗肾精。

房事需有节制,则既可爽神,又可健康。若房劳过度,最伤肾精,甚至可短寿而亡。古人早有明训:醉不可入房、天气剧烈变化不可入房、四时节气变化之日不可入房。若贪图一时之享受而不知持养,则伤肾损精,后悔莫及。

特别是冬天,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此时若过度房事,使敛藏的肾精外泄,年轻时或不觉其伤,反觉其爽。或久久耗精,中年之后即迅速出现肾衰,或精神不振,或记忆力减退,或头发早斑,或腰膝酸软,或手足冰冷等等,皆属肾精伤损之征。

四则,久病及肾,由表入里。

邪气侵袭,初则在表,多属三阳,若正气抵抗不足,则邪气会内陷,进入三阴层次。或者,若少阴阳气不足,邪气亦可能从太阳直入少阴。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邪入少阴,或入心,或入肾。入心则心慌、怔忡;入肾则腰软而尿见精浊。

再者,正气充足,则初病尚轻,亦可速愈;若正气虚弱,病邪久久不退,渐而入肾,则症状加重、缠绵难愈。邪之入肾,则会伤损肾气;而肾中精气不足,则祛邪无力,导致病情难愈,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久之必陷入不治。

再有:久睡会消耗肾中精气,故养肾需忌久睡;亥时睡觉可养肾;齿为骨之余,健齿可养肾;肾其华在发,故养发可养肾;肾在窍为耳及二阴,平时搓耳或按摩阴囊及睾丸周围,即有养肾之功;怡养心神可使心火不妄动,则肾精自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精血相互转化,伤血即伤精、伤肝即伤肾;肾主水而水性寒,寒又会伤肾,故养肾需保暖防寒;如此等等,都是养肾之方法之一。若以中医之理推而广之,则其中皆有深义。

冬天是养肾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小雪节气至大寒的这段时间,此时天地阳气敛降,地面上天寒地冻,地面以下却非常温暖。若适当温肾补肾,有助于保持健康。且肾虚及大病久病重病患者若能借天地之力而在冬季适当补肾养肾,亦有助于早日康复。

02

养肾补肾的方法

一则,肾在味为咸。

咸伤肾。过咸饮食会伤损肾精,导致精亏于下,而虚火上浮,即成高血压、中风等症。

骨折后需忌盐,因肾主骨,骨既已折即不可再伤肾。推之,所有的骨病,包括骨结核、骨癌、骨质疏松等,都需忌盐或少盐,这样治疗效果才好。

即使尚未见肾伤,平时饮食亦需少盐。现代研究认为每人每天食盐不可超过六克,这个量不好把握,但总需注意不吃过咸的食物。

有人说,若做的菜或汤太咸,那我加些水再喝完,是不是会好些。这样做其实没有意义,因为进入体入的盐并没有少。

久病重病患者最需忌咸,需以清淡饮食,慢慢调理,并配合喝五谷粥,自可痊愈。并且,凡属肾病,如各种急性或慢性肾炎、肾衰、肾功能减退等等,都需忌盐至病愈。若不能忌盐,轻则病情缠绵难愈,重则导致不可预计的恶果。现代研究认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能吃太咸的,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其实这也是咸伤肾的体现。

中医认为,若邪气入肾,其病状多表现为腹部胀大、下肢肿胀、身体沉重、喜睡、骨痛等。再者,若属肾阴虚,则表现为目眩、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颧红口干、头晕耳鸣、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若属肾阳虚、则表现为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阳痿遗精、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等症状。凡有此类症状,皆需注意少吃或不吃盐,以免过度伤肾,影响病情康复。

中医认为:甘胜咸。甘味可缓解咸味的泻肾效果。肾虚之人,不妨适当吃点味甘色黑之物,可利用甘胜咸的功效以取得补肾效果。其实“黑五类”等养肾食物多属味甘。

二则,肾在志为恐。

恐会伤肾。恐则气下。人遇到恐惧时,往往会出现下肢酸软,几乎站不起来,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恐伤肾的表现。

肾不容易养好,需努力避免伤肾。因此,容易出现恐惧的事情需尽量避免。

比如,不要一个人走夜路。夜属阴,特别是在山林中夜行,若人体阳气不足,则易受夜之阴气侵袭而生病。若心中存有鬼怪,在夜里行走会自己吓唬自己,更会伤肾伤精。特别是夜里一个人经过坟地,最属养肾的大忌。

有人恐高,若站在高处下望则下肢发软。如此则尽量不要站在太高往下看,以免因恐惧而伤肾。比如上数百米的东方明珠,恐高的人最不宜去。

恐怖片很是流行,我非常不能理解。把自己吓得不敢关灯睡觉,不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这又何必呢。看一次恐怖片会形成多年的恐怖记忆,每逢黑暗或一个人睡觉则恐惧,如此会让肾精一直暗耗。

有人喜欢听鬼故事,甚至讲鬼故事。把别人吓得一愣一愣地,自己觉得非常刺激,岂不知因听了鬼故事而心中产生恐惧,如此亦能伤肾伤精。孔子为什么“不语怪力乱神”,我想怪力乱神属于虚妄之事,既伤肾气,又无益于人生进取,何必要说呢。

有人喜欢吓唬别人,先藏在某个角落,等人走过来,突然跳出来吓人;或者,穿着鬼怪的衣服在晚上跳出来吓人;甚至医学院里有学生躺在尸体解剖室里,乘人来学习里突然坐起来吓人,如此等等,为了自己寻求刺激而伤损别人的肾精,十分不应该。人受恐惊,轻则心神不属而心慌心悸,重则胆破肾虚而致昏迷、死亡。

中医认为:思胜恐。大家还记得杯弓蛇影的寓言吧,这就是思胜恐的案例。搞明白了就不害怕了。

三则,肾在液为唾。

唾液由肾中精气所生。唾液得肾气而最有助于温肾。

平时闲暇可轻轻扣齿72下,然后舌头在口腔内左右各搅动12下,慢慢会产生口水。然后分三小口慢慢地咽下,以意念把口水导入丹田之中。如此做法最可养生,且有助于消化。

吐口水是坏习惯,乱吐唾液既不卫生,又伤肾气。

唾液不吐可以滋养肾气,吐之则伤肾。古人讲:远唾远伤,近唾近伤,不唾不伤。小时候无知,与小朋友们比赛看谁叶唾液吐得远。现在想想,这可不是个好比赛,至少会伤肾。只是小儿肾气健旺,不觉其伤而已。再者,从中医来看,远唾损气,多唾损神。因为唾液为肾之液,由于心主藏神,精能化气生神,故多唾远唾会导致肾中阴精损耗,即可损气、损神。

唾液与痰不同,若口中有痰,则需吐掉,此与吐唾液无关。

四则,肾在色为黑。

黑色养肾。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的说法,认为黑色食物有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其实就是黑色入肾的体现。

养肾,可多吃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枣、黑米、黑木耳类黑五类食品等。再如中药里黑色的多有补肾敛肾之效,如熟地、桑葚、鹿角胶、制何首乌等。另外,黑巧克力亦有养肾之功。现代研究认为其能抗氧化,大概亦是养肾之功效表现吧。且认为巧克力越黑,可可含量越高,其抗氧化作用也越强,尤其珍贵的是完全无糖的纯可可棒。

另外,在欧洲超市里有卖黑莓、蓝莓、覆盆子等做的果汁饮品,其色黑,其味甘,有不错的补肾效果。

乌骨鸡其骨色黑,入肾,用乌骨鸡炖汤,最能补益肾精。古有成药乌鸡白凤丸,即有养肾调经之效。

养肾之法极多,以上不过略举其要。

细绎《内经》之旨,知肾和北方、寒、水、咸、骨、耳、黑、羽、颤栗、呻吟、恐等相关。若能深以悟之,则养肾之法尽在其中矣。

-------摘自董洪涛博士新浪博客

03

补肾食疗用黑芝麻丸

肾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养肾的佳品莫过于黑芝麻。黑芝麻禀厥阴春生之气而生,为五谷之首,可以补五脏,长肌肉,填脑髓,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中医中药理论认为: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九蒸九晒黑芝麻丸被称为“道家仙药”,是补肾的“佼佼者”,具有使秀发乌泽靓丽、补血养颜、明目补肝、祛风、润肠、生津、养发等多种功效。

而其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钙等元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同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效果显著,对延缓衰老、治疗消化不良和白发都有显著功效。

黑芝麻经九蒸九晒后,用上好蜂蜜和成丸,凝聚天地能量,易被吸收,入肝肾滋养百脉。

长期食用精神健旺相貌不老,排毒美容功效显著,是可和冬虫夏草等名贵补品媲美的性价比非常高的大补品,历代都被修道养生者服用。连服百日,百日筑基。

04

芝麻丸的制法和食用

芝麻丸制法有三种

一是晋朝道士葛洪传下来的,见《抱朴子》:芝麻3斗,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晒,如此反复9次。

这时芝麻皮肉分开了,去掉芝麻皮后,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大的小丸,每天服用3次,每次用温酒送服1丸,忌食毒鱼、狗肉、生菜。

服至百日,能除痼疾,1年皮肤光泽,两年白发返黑,3年齿落更生,4年水火不能害,5年行及奔马,久服长生。

二是唐朝药王孙思邈传下来的:芝麻3升,蒸30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3升调和,再用棒槌捣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服50丸。

40岁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

现代养生家通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将3升(约4斤)黑芝麻,用水洗净,放在笼屉上蒸熟,晒干,再蒸一遍,再晒干,重复蒸晒9遍后,芝麻皮自然脱落,去掉,将剩下的芝麻仁炒香,捣次,再用白蜜或枣糕调和,做成直径约2厘米的丸子,每天早晨用好酒送服一丸。

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晒呢?这就是“九蒸九晒”,是中药炮制中经常见到的,地黄、当归、附子等药材通常都是要经过九蒸九晒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药效的,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

对于芝麻来说,首先,这是为了使芝麻易于消化。大家知道,芝麻是非常难于消化的,吃多了芝麻,再看大便都成了黑色,一化验,你会发现很多芝麻还是原样,根本没有消化掉。

我们普通人平时吃芝麻,通常只把芝麻炒一次就吃了,其实这样的芝麻仍接近生芝麻,吃下去很油腻,又难于消化,从肠胃走一遭,人体不得其福,反受其害。

经过九蒸,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油腻性大为减少,完全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东西;经过九晒,芝麻又获得了太阳的能量,这在养生家看来是得了天地间的阳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体大有裨益。

食用方法

送服芝麻丸的“好酒”,不是茅台,不是二锅头,没那么高的度数,古人喝的是米酒或黄酒。

我们今天也最好用米酒或黄酒送服这个药丸,而且最好把酒温一温。服药的时候,不能把整颗药丸完全吞下去,这样吸收不了。

芝麻丸的味道是很不错的,要像吃某种美味一样,以愉快的心情,细嚼慢咽,体会这丸药对我的身体的滋养,这也是服用芝麻丸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千万不能仍一丸在嘴里,嚼巴嚼巴吞下去,然后咕咚一口酒就了事。

九蒸九晒黑芝麻

-------摘自武国忠的畅销书《活到天年》

05

附:道家流传千年的补肾法

功法一:呼吸心法——提肾气

功法动作: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宽,双臂上举伸直,在脑后交叉,此时小腹略向前倾,双手尽量向上伸直后压,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

然后力量从腰椎发出,令两臂以最大弧度从脑后向身体两侧压下来,同时下蹲,两手最后在两膝间交叉,结束时意念集中在前脚掌5秒钟。脚后跟不可离地。

(在两臂向两侧下压时,胳膊不使一点力量,完全是腰在用力)

再站起时,前脚掌先用力,做为起动能量,紧接着将所有力量、意念,再次集中在腰椎,两腿不要用一点力量,向起站立。

两手一直交叉,从胸前-直上头顶-到脑后。(站立过程中身体头脚在后,小腹向前,身体呈弓形)

呼吸方法:身体下蹲的整个过程,呼气。身体向上站起的整个过程,吸气。在呼吸转接时,略屏息两秒钟。(最好用腹式呼吸法)

练习时间应根据个人体质,以不觉疲劳为宜。练后,很多人会觉腰酸,需要用两手攥空拳,轻轻捶打后腰。

反应:通常练两分钟就会浑身微汗,脚掌发热。有人会打嗝、放屁。双手同时投实心球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长期效果,自己去感受吧,如出现腹痛,腰酸等不适症状,可按摩复溜、太溪穴,很快解决。

功法二:引火归源法——补肾益精,通调气血

点按涌泉即点按足心。每晚临睡前,用温水将脚洗净,盘膝坐于床上,一手握住脚趾,另一手点足心,每次点下去的时候要隐隐的疼。

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穴位,摩擦此穴,可以,肾气充足,则体健寿延。

最重要的能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钱”肾精存到银行里。换句话说就是固肾。

功法三:心肾相交法——强补肾精,通治一切耳病

心肾相交法一:鸣天鼓

心肾相交法的第一种叫做鸣天鼓。我们的后脑勺就叫做天鼓。鸣天鼓要用到我们的听会穴和劳宫穴。

人体的劳宫穴是最操劳的一个穴位,它是一个火穴,像我们肚子疼了,马上就不自觉地用手去捂肚子,所以它是很操劳的。

具体鸣天鼓的做法是:

先用我们的手掌心,即用劳宫穴贴住耳孔,把整个手搭在后脑勺上,将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往下一弹,产生一个弹击的力量。

就这样使劲压住听会穴,然后弹拨后脑壳,弹几次再压紧,然后突然放松,耳朵就会有一种特别清爽的感觉。经常这样做对耳朵的保健作用很大。

心肾相交法二:按摩听会穴

第二种叫做按摩听会穴。耳朵里的听会穴要怎么做才能按摩到呢?其实还是采取的心肾相交法。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井穴,属于心,耳朵、眼属于肾。

首先,掌心向后,然后用中指插进耳朵孔里去,塞进去以后,手指在里面转度,让掌心向前,然后让手指轻轻地在里边蠕动。

要注意,不要使劲地杵,而是轻轻地蠕动,就像小虫子一样在里面轻轻的动,按摩上二三十秒后,突然将手指向前外方猛的拔出来,最好能听见响。

这就是完整的按摩听会穴的一个方法。如果你的手指插进耳朵里去以后,觉得指尖有一种黏着感,有吸力的话,这就是湿气太盛的一种感觉,那在按摩完了以后,猛的将手指拔出来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这里提醒一件事,做任何动作都要以不受伤为原则,就是说动作要轻、要柔、要缓,要轻轻地做,指甲也一定要铰得很干净,然后用指尖轻轻地按摩耳朵里边的听闻穴,千万不要伤到耳朵。

心肾相交法三:手心搓脚心——补肾水、降虚火、疏通气机

我们的脚底板有一个肾经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我们的手上是劳宫穴。我们可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脚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脚心。

这样做有助于让肾发挥收藏的功能,把气往下引,把上面的虚火拽下来,这样气就不会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如果人生一口大气,气全憋在上面的话,那就有可能会造成耳聋和耳鸣。那么,用手心搓脚心有利于我们疏通人体的气机,气机顺了,经脉通了,耳朵的病自然就会改善。

而且这样做有助于改善睡眠,对有高血压的病人也非常有好处。

心肾相交法四:揉耳法——疏通气血

把耳朵给盖上,然后用掌根揉耳朵背。但要注意,不是揉耳背这个皮,而是隔着耳背揉耳朵眼。揉的时候脑子里要这样想,好像隔着耳背已经揉到耳朵眼里面去了。

当您揉两三分钟以后,耳朵眼里面一发痒,就证明耳朵里面的气血过来了,长期这样揉,耳鸣、耳聋的问题就解决了。

另外,揉的时候一定要闭上眼睛,因为七窍是相通的。揉完后睁开眼睛时,您会发觉眼睛变得很亮。

功法四:上厕所时不可说话——固摄肾气

中医认为,上厕所大小便的时候,一定要咬牙,咬牙能固摄住肾气,尤其是在肾精上损害偏大的男人。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牙为肾之齿,是肾精华的外现。但不能乱咬牙,死咬着不放更耗肾气;而应该是“肾齿两枚如咬”,“如”就是好像的意思,就是好像有两个枣核在两个后槽牙之间,微微地咬着。

解手的时候处于一个吸气、气往里收的状态,是不开泄的。咬牙,并且提起脚后跟,就等于补了肾气。

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厕所里一边夹着手机大声地说话,一边大小便,这就是在损耗肾气。这在传统养生文化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对身体损害极大。

功法五:叩齿法——固肾强肾

齿是骨之余,是骨头的余气,而肾又主骨。当人到了一定岁数,肾气就会逐渐衰弱,牙齿也会松动。

牙齿里的经络和肾经是相通的,只要坚固牙齿,它就可以对肾起一个反固的作用,就可以让肾强壮。

健壮牙齿的好方法就是多叩齿,早上下,用上下两排两个牙齿撞击就行了,就这么简单。

注意事项:撞击的地方主要是后面的槽牙,不要让前面的牙先叩。

当您连敲几天后,会觉得面色非常红润,原来蜡黄、比较发暗的脸色已经不见了。这就是气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头上去了,而且肠胃功能也会很明显地得到改善,吃饭、睡觉都会特别香。

肾气虚,恐惧大,肾精不是一天两天能补回来,以上功法可作为保健时常练习,日日练习,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到好处了。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

经典教学视频截下方链接

21、原创l十三年的产后风,再严重的风湿病刮痧都能治(视频)

5、再严重的颈椎病刮痧都能治(脊髓型颈椎病)

1、颈椎病在刮痧疗法面前不算病(教学视频)

2、原创l刮痧治疗感冒(教学视频)

3、疏通脾经深处淤堵(王老师内部教学视频)

4、原创l刮痧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教学视频)5、









































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ss/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