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硬化症状 >> 耳硬化症治疗 >> 正文 >> 正文

困扰耳科医生的三大顽症,耳鸣最让人头疼

来源:耳硬化症状 时间:2020-12-9

困扰耳科医生的三大顽症,是耳聋、耳鸣、眩晕,其中耳鸣的诊疗进展最慢。

神经性聋的治疗是由于助听器、人工耳蜗的出现得到极大改善。眩晕,因为引起眩晕的几个主要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型偏头痛、梅尼埃病、前庭阵发症等的诊断及治疗,目前都有了明显进步。

那么,耳鸣的诊疗为什么如此困难呢?

耳鸣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

耳鸣是听力损失的早期征兆,如果您的听力还没下降,最好及早重视。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出现耳鸣了。巴西的一项调查发现,11~17岁的青少年中,超过一半的人有过耳鸣的经历。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约有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耳鸣。如果按10%保守估计,我国约有1.3亿耳鸣患者。

持续性的耳鸣须重视

很多人的耳鸣是非持续性的,过一会就会自动消失,这种耳鸣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小。

但如果出现了长时间、持续性耳鸣,则很可能是因一些原因引起的,比如耳屎累积过多、中耳感染、感冒或坐飞机所致咽鼓管阻塞、耳部自身老化等,须及时就医。

耳廓、外耳道病变堵塞外耳道时,如外耳道炎、耵聍异物、肿瘤阻塞。中耳病变同样也使环境噪声对体内生理性杂音的掩蔽作用减弱。如各种类型的中耳炎、鼓室病变、耳硬化症等。

神经性耳鸣多为高调的笛声、鸟叫、蝉鸣等。

疾病原因

心血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引起的并发症,听神经瘤导致的耳鸣等,这种耳鸣一般会随上述疾病的康复而消失。

颈椎病

颈部疾患颈部肿瘤或其他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耳鸣。耳鸣的特点为持续性、低音调,随体位变化,耳鸣的程度可有变化。

过度疲劳、精神疾病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更年期综合征也可引起耳鸣,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更严重。

耳鸣的危害

1、危害身体健康

严重的耳鸣常常影响病人对他人言谈的理解能力,还会使人休息不好,以至于头晕,精力不能集中,听觉敏感度下降。长久的耳鸣极大程度上还会导致耳聋,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影响沟通

听力障碍使人无法正常地感知、沟通,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缩短社交范围。

3、影响精神生活

长期严重耳鸣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

4、心理危害

严重持续性耳鸣常使人产生一种极为恐惧的感觉,有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因此导致精神崩溃。

5招防治耳鸣

耳鸣容易让人疲劳、焦虑、抑郁,还会影响记忆力和注意力,造成精神上的痛苦。严重的耳鸣还会损伤听力,让大脑得不到充裕休息。

目前医学上还不能彻底治愈耳鸣,不过有一些办法可以帮助您控制和缓解耳鸣。

远离噪音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最好不超过45分钟,音量不大于最大值的60%,尤其是年轻人。

比如高中生喜欢整夜戴耳机听歌入睡,但第二天早起突然发觉自己有严重的耳鸣了。对于这种情况,医生给的第一个“处方”就是不要再戴耳机听歌了。

另外,跑步和坐飞机时戴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是平时的十倍!

预防耳道疾病

注意预防中耳炎的发生,比如游泳时记得带上耳塞防止内耳进水。控制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少喝酒喝咖啡,避免血管过度扩张带来的耳鸣。

转移注意力

利用白噪音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耳鸣给自己情绪带来扰动。

什么是白噪音呢?可以简单理解为和谐的、不刺耳的声音。噪音一般都是高频音,所以听上去会觉得很吵闹,而白噪音的频率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可听范围的,所以比较悦耳。

如果不好理解,可以想象一下波浪、瀑布、雨或夏天夜晚的声音。

服用合适的药物

在服用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后,比如三环抗抑郁药、阿普唑仑等,耳鸣会得到缓解。据调查,英国五分之一的耳鸣患者在通过服药治疗耳鸣。

如果您有以上的诱因,并且受耳鸣的困扰较重,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采用心理学疗法

“正念”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源于佛教禅修,强调有意识地察觉,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以及对当下的一切观念不予评判。

正念等心理学疗法可以帮助减少耳鸣带来的困扰,其核心是教会人们怎样接受耳鸣,而不是与耳鸣作对。

△让自己快乐起来

如果您长期耳鸣,就可能表示你处在听力受损的前期,可不要忽视哦。

贝尔通有针对耳鸣的应用程序:BeltoneCalmer。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扫描下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zl/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