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道其实就是以良好的保健意识指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长期坚持。古人在生活中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养生方法,诸如叩齿、咽津、搓面、摩足等“小动作”,不需要特别的场地或道具,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够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1、齿常叩
叩齿是空口上下齿有节律略闻声响的叩击。经常扣齿既能坚齿固齿,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增强牙周组织的抵抗能力,又能活动面部肌群,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方法:口唇轻闭,有节奏地扣击上下齿,先扣两侧大牙60次,再扣门牙60次,每日2~4遍。力度适当,略闻声响即可。
2、津常咽
咽津是将口中唾液慢慢咽下。古代养生学家认为咽津可灌溉五脏六腑,滋润肢体肌肤;增强消化功能,延缓衰老。
方法:盘坐床上,或闲时端坐,自然放松肢体,宁心静气,闭目、合口、用舌尖顶住上腭,将口中生出的唾液缓缓咽下,重复九次。每日早、中、晚各做一次。
3、耳常掸
掸耳是包括以提、拨、揪等手法按摩双耳及鸣天鼓。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且其它脏腑有很多穴位布满在双耳上,有经络相通,经常按摩双耳,拉引刺激,能有效预防耳鸣、耳聋,更可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调理人体各部及脏腑机能,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
方法:提耳,以右手经头顶以拇指和食指捏着左耳上耳廓,向上轻滑提20下;同样左手捏右耳也滑提20下;拨耳,双手掌心从耳后轻按着耳廓向前拨动至脸前离开,重复20下;揪耳,双手在胸前交叉,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左耳垂,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右耳垂,同时向下轻轻滑揪,重复20下;鸣天鼓,双手掌心捂耳,手指贴放在脑后。以左手的无名指轻敲右手中指20下,再以右手的无名指轻敲左手中指20下,自闻隆隆如鼓声响。然后,捂耳的双手掌心以突然的速度离开耳朵,重复20下。
4、鼻常揉
揉鼻可促使鼻部血液循环,使鼻道畅通,预防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的疾病。
方法:先揉鼻,双手快速对搓20次,以右手掌心捂鼻子并旋转揉摩20次,反复3遍。再擦鼻,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然后以双手鱼际按于鼻两侧,沿鼻跟至迎香,往返摩擦下。
5、睛常转
眼球经常转动,对改善视力,保持健康,纾解压力均有功效。而且手机、电脑的应用往往使我们长时间目不转睛,眼睛肌肉就容易衰弱衰老,视力退化,因此在现代转眼睛更具保健意义。
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眼球,并保持头部不动。同时可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捻压耳垂。
6、面常搓
搓面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长期坚持还可以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和面部皱纹的产生。
方法:双手搓热后,立即改搓揉面部。双手掌从两颊开始,由左侧经额到右侧,再经下颔搓回左侧,如此为一周。从左到右顺时针轻轻搓揉20周,再从右到左逆时针20周。每天早晚各一次。
7、足常摩
中医理论认为常摩足底可刺激涌泉等穴位,有滋阴降火、强腰健肾、益精补髓的功效。现代医学也表明搓摩足心可促进血液循环。
方法:泡脚后坐坐在床、凳上,自然放松。用右手手掌搓左脚心、左手掌搓右脚心各下,以两脚心自觉有微微发热为佳。
8、腹常运
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防止便秘,以达健体强身的目的。
方法:晚上睡下后将双手搓热,相迭于上腹部,剑突下为开始,顺时针方向经神厥(肚脐)、丹田附近又回到始点,此为一周,如此共轻轻揉摩下。在空腹和饱食后不要按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9、肢常伸
四肢的经常运动,能促进全身的循环代谢,提高各系统功能,特别是可以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方法:诸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都是较好的伸展四肢的运动。
10、肛常提
提肛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肛门、直肠的抗病能力,预防痔疮、前列腺增生、大便失禁和女性应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子宫脱落等多种疾病。
方法:提肛不论坐卧随时随地可做。做时全身放松,将臀部和大腿并拢做深呼吸。吸气时,持续提收肛门5秒;呼气时,肛门放松5秒。一提一松为一次,如此重复15次,每天2~3次。提肛时除了提肛肌群,腹部、大腿、臀部均不需用力。
温馨提醒
心脑血管病患者
要慎重“冰桶挑战”
据新华社电近期,一个为唤起对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白癜风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zl/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