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各支部、各行业办党委、省无管局党委、各直属单位支部(党委):
为全面推进国家《残疾预防和残疾从康复条例》和《山西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年)》的贯彻落实,根据省残联《关于开展第19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晋残工委秘〔〕1号)文件要求,我委在3月3日开展以“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为主题的“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请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好听力残疾预防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要开展好相关公益活动;二是要收集整理好宣传教育活动资料;三是将活动总结及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包括本单位残疾人数)于年3月5日前报机关党委。
中共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直属机关委员会
年2月28日
年3月3日,是第十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主题——“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万。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有效预防听力残疾,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残疾的发生,对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一、听力残疾类型
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导性耳聋。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出现障碍所致的耳聋称为传导性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外、耳畸形,各种类型的中耳炎,耳外伤,耳道耵聍栓塞,耳硬化症等。二是感觉神经性耳聋。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内耳的畸形或病变,致使神经向大脑听觉中枢传导听觉信号,产生障碍所致的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内耳畸形、药物中毒性耳聋、病毒感染(腮腺炎等)、爆震性聋、噪声性聋、突发性耳聋、老年聋、听神经瘤等。这其中以药物中毒性耳聋最多见。如链霉素使用不当造成小儿聋哑的很多。三是混合性耳聋。其特点是上述两种耳聋的特点都兼而有之,常见的疾病有:患中耳炎多年,未经系统治疗,最后导致混合聋。
二、听力残疾的预防
一是先天性耳聋的预防。先天性耳聋是指致病因素发生在母孕期,婴儿一降生即出现耳聋。先天遗传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做好优生优育的咨询工作,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妇女在妊娠期特别要防止各种病毒性传染病,慎重使用耳毒性药物。孕期避免接触X射线以及有毒性的化学物质,不做全身麻醉手术,不酗酒,不抽烟。做好孕妇围产期卫生保健工作,预防难产、早产及分娩时新生儿缺氧、感染的产生。慎重使用助产器械,防止造成新生儿颅内损伤。对明显具有耳聋遗传因素的夫妇,应当动员其不生孩子。
二是后天性耳聋的预防。后天性耳聋是指婴儿降生后,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耳聋。
1.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需要时应询问家族史或药物过敏史,如家族中有易感中毒型体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凡使用耳毒性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舌麻、耳鸣、头晕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
2.预防传染性疾病致聋:增强婴幼儿体质,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定期给婴幼儿注射有关疫苗,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
3.中耳炎的预防:增强小孩的体质,预防伤风感冒、扁桃体炎,以防病菌经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炎。不要随意挖耳,防止鼓膜破裂造成中耳感染。防止婴儿奶汁、污水流入耳道。当发生中耳炎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内耳神经的损害。
4.老年性耳聋的预防:注意中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过程,减轻老化程度。预防慢性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改善机体血循环及代谢状态。注意耳卫生及听力保健,避免噪音刺激,并经常进行耳保健按摩。
三、学会科学用耳
一是尽量不要使用耳机。使用耳机要注意控制耳机的音量和使用耳机的时间,音量建议控制在60分贝以内,即戴着耳机还能听见别人说话,这样的音量属于比较舒服的音量,使用的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否则容易造成听觉神经的损害。
二是耳部清洁注意用消毒棉签。切勿用硬物掏耳朵,否则容易导致耳朵受损,影响听力。
三是保护听力,多补充维生素。要保护好听力,除了要远离噪声威胁,平时在看电视、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高。此外,维生素B1、B2、B6和C能保护听觉细胞,可以适当补充,也可多进食含维生素B族和C丰富的食物,如粗粮、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门或残联的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大家长期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zl/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