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保胎的问题,
很多孕妇都有过纠结,
黄体酮到底该不该用?
不用怕流产,
用了,
又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本期小编带着您一起聊聊,
黄体酮保胎,您真的需要吗?
1
使用黄体酮保胎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孕激素应用的适应证包括:
对药物制剂成分(黄体酮或任何其他赋形成分)过敏者。
早期先兆流产(孕12周前)。
晚期先兆流产(孕13~28周)。
复发性流产再次妊娠。
助孕周期。
孕激素应用的禁忌证包括:
对药物制剂成分(黄体酮或任何其他赋形成分)过敏者;
不明原因阴道流血;
妊娠期或应用性激素时发生或加重的疾病(或症状)者,如严重瘙痒症、阻塞性黄疸、妊娠期疱疹、卟啉病和耳硬化症患者;
异位妊娠、疑似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或者生殖系统之外的疾病引起的不明原因血hCG水平升高者;
胚胎已死亡或者难免流产,若阴道流血持续增多,考虑流产不可避免者;
脑膜瘤;
其他:胎膜早破、胎儿畸形、绒毛膜羊膜炎等。
孕激素慎用的情况包括:
严重肝损伤、肾病或心脏病性水肿、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应慎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孕激素可以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孕激素应慎重。而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缺乏明确的孕激素禁忌使用的依据。
血栓性疾病病史者,存在或疑似发生动静脉血栓的患者,既往有静脉炎、脑血管意外等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
2
孕酮低,一定要补充黄体酮吗?
《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中明确提出:“不建议将外周血孕激素水平监测作为常规评估指标;孕8~10周前可选择动态监测血β-hCG水平,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也就是说,在孕早期孕激素(也就是孕酮)并不能作为一个常规的评估指标。这是因为怀孕早期,孕酮的水平并不稳定,一般会在孕7周左右,出现一次生理性下降、再回升的过程。孕酮本身就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甚至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并不是孕酮低就一定要保胎,是否需要补充孕激素,医生需要结合HCG翻倍情况,同时会做一个B超检查,综合进行判断。
3
盲目保胎危害大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女性孕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过程。从优生优育和遗传角度来看,很多专家都认为,大多数的流产是一种自然淘汰,勉强保胎并没有多大意义。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胚胎发育自行停止,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习得的一种能力,目的就是不能让质量不好的胚胎来到这个世上,大多数自然流产的胚胎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大量的研究证实,使用黄体酮或者地屈孕酮保胎并不会增加胎儿畸形风险。但是我们保胎的目的是生下健康的孩子,如果胚胎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那么盲目保胎只会制造更大的悲剧。总结
如果胚胎确实发育不良,保胎通常意义不大,切勿盲目保胎,暂且不说能不能保胎成功,如果胎儿有问题强行保胎,还有可能给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胚胎质量没问题的前提下,在医生全方面检查、综合判断后,确认准妈妈的确存在黄体功能不全的问题、准妈妈之前有习惯性流产的情况、抑或是目前出现有先兆流产的症状,是需要进行黄体酮保胎的。
对于进行体外助孕技术,做试管婴儿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黄体功能不全,必须要进行黄体支持,遵医嘱补充黄体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y/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