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作为五官之一,是听觉和位觉(平衡感觉)的器官,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中耳可分为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内耳则由骨迷路、膜迷路以及内耳的终器(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螺旋器等)组成。由此可见,耳朵的结构可不是一般的复杂,如果耳朵受损伤了任性起来可不那么好“安抚”。在耳科有三大难题:耳聋、耳鸣和眩晕。
耳聋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0dB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
导致耳聋的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对于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可以选择性做耳聋基因的筛查。新生儿期耳聋的主要因素是孕期病毒感染。早产儿因各种原因缺氧、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也极易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另外还有一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等,也可能导致耳聋,
听觉障碍常见的临床症候有耳鸣、听觉过敏、耳聋、幻听及听觉失认。
关于其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检查外耳道及鼓膜;进行音叉检查及纯音听阈测听,以查明耳聋的性质及程度。对儿童及不合作的成人,还可进行主观行为测听和客观测听,如声阻抗测听、听性脑干反应测听及耳蜗电图等。再结合临床表现可进行诊断。
耳鸣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突然有一天耳朵里面开始响,有人听到的是“吱吱”的声音,有人听到的是“呜呜”的声音。有些人耽误了治疗,以后响声越来越频繁,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其实这种声音就是耳鸣。总体说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
耳鸣长时间的发生不仅会使患者休息不好,带来诸多的精神痛苦,其烦躁不安的情绪更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状态。通常耳鸣是由压力、内分泌失调、情绪不稳、长期处于噪声较大的环境中等诸多因素导致。但还有一些疾病也会伴随着耳鸣的症状:
1.听觉系统疾病
(1)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
(2)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
(3)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
2.全身性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4)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眩晕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会经历此症。
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眩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许多临床科室,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及内科。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耳鼻喉科的眩晕。
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
眩晕的特点为:
1.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
2.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
3.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
4.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
5.常伴耳鸣、听觉障碍,而无脑功能损害。
不管出现上述哪一种情况,医院门诊就医,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并能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
不要拒绝一个愿意跟你聊健康的人哦
,
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y/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