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爱耳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大家的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重视耳鸣问题,是避免耳聋发生的关键。医院特邀耳科专家王超群、崔宏福、胡孝虎、唐建萍教授联合会诊。
耳朵中经常出现又尖又细的声音,有时候还会出现持续性的蝉鸣声,尤其是到了夜深神经的时候根本无法入睡,偏偏这东西越去注意,影响就越大。这是许多耳鸣患者都有过的经历,那么耳朵里的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了解耳鸣耳聋的病因1.全身性疾病
(1)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2)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3)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2.听觉系统疾病
(1)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
(2)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
(3)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
大家可以根据这几种症状来判断自己耳鸣的病因。
耳鸣在生活中有什么影响?许多患者在耳鸣的初期并不以为意,因为耳鸣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不明显也不会耽误工作,许多人都是一拖再拖,直到耳鸣持续时间长影响到睡眠和情绪之后才去就医。不及时的治疗往往导致病情加重,因为耳鸣的危害还是不容小觑的。
第一、耳鸣会影响听力:持续时间较长的耳鸣会干扰所听内容,而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第二、影响情绪:长期的耳鸣往往会使人心烦意乱、焦虑、抑郁等。
第三、影响睡眠夜深人静的时候是耳鸣最明显的时候,使人难以入睡,还有患者被耳鸣声音吵醒,让人烦躁不安。
第四、影响工作和学习:耳鸣导致的听力下降会听不清领导和老师的讲话,会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耳鸣有哪些预防和治疗的好方法呢?预防耳鸣需要从这几方面下手:
1、噪声导致耳鸣的患者,不在少数,避免噪声,也是预防耳鸣的方法之一
忽然的巨大声响和长期的噪声接触,均能引起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因此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里)尤应注意噪声防护,如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另外,不要长期、大音量的使用随身听耳机。
2、耳鸣的预防,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咖啡因和酒精,常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能够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因此缺氧,会对毛细胞引起损害。平常应注意少吃肥腻、甜食,以防积滞成痰,加重病情。肾虚耳鸣者,尤要减少温燥饮食的摄取量。
3、一些药物的使用不当,也会导致耳鸣的发生
耳鸣病人,因其它疾病就诊时,不要忘记告诉医师,自已患有耳鸣。因有一些药物,会使你已有的耳鸣症状加剧。
治耳鸣耳聋宜早不宜迟!患上耳鸣耳聋,当耳朵出现疼痛、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症状时,就应及时治疗,拖得越久,病情越严重,治疗时间越长。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崔宏福指出,如果一只耳朵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另一只耳朵。其原因是人的耳朵神经与五脏六腑相连,只要一只耳朵有了问题,就说明五脏六腑有问题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另外一只耳朵也会受牵连,久而久之,两只耳朵都会耳鸣甚至耳聋。
1、病因治疗:治疗引起耳鸣的原发病。
2、掩蔽治疗:应用耳鸣治疗仪、耳鸣掩蔽器、纯音测听仪或者助听器进行。
3、耳鸣再训练:适用于长期、严重的耳鸣患者,减轻耳鸣程度,接触耳鸣对病人造成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咨询和声治疗。
4、七联复聪疗法:医院耳鼻喉科引进了一套专门针对耳鸣进行治疗的全新疗法——国际七联复聪疗法。从提高人体神经免疫力入手,同时进行生理和心理双重治疗,还患者一个清静的世界。名耳鸣患者已受益,临床有效率97.8%。
温馨提醒:专家会诊每日限额30名耳科患者,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或者拨打—,提前预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