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
--听觉障碍是指听觉系统各部位因发生病变或损伤岛屿的听觉异常或听觉减退。听觉异常有耳鸣、幻听、听说过敏等,多为病态障碍,通过治疗或调理一段时间后可以康复或自动消失。而听力减退属于难于康复的听力残疾。听力障碍的词义与听力残疾、听力损失、听力缺陷等虽有差异,但通常作为一类残疾的总称。
↑↑感谢支持助残志愿服务“关爱无声·沟通无限”手语学习班的聋人朋友(第一排左起1、3、4及第二排左起1、2为手语翻译志愿者)
听觉障碍病因
1、按耳聋的发生部位分类(1)传导性耳聋
凡病变局限于外耳和中耳,并影响导音功能者,均为传导性耳聋。如外耳和中耳的发育畸形、外耳道阻塞性疾病、中耳炎性或非炎性疾病、耳硬化等,都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2)感音性耳聋
凡直接影响到末梢感受器、听神经传导途径和听中枢的各种病变,都可以造成感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又可分为以下三种:①耳蜗性聋:凡病变局限于耳蜗,并影响其感音功能者,即为耳蜗性聋。②神经性聋:凡病变直接影响到斡旋神经节或发生在听神经传到通路上的,均为神经性聋。③中枢性聋:病变位于脑干与大脑,累及蜗神经核及其中枢传导通路、听觉皮质中枢时导致中枢性耳聋。(3)混合性耳聋
中内耳病变同时存在,影响声波传导与感受所造成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导致混合性耳聋的原因可以是一种病变同时损伤了耳的传音和感音系统,也可以是不同的疾病分别导致中耳和内耳或听传导通路的功能障碍所引起。
2、按患病时间分类(1)先天性耳聋包括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中耳或内耳畸形、妊娠期及围产期所致的各种耳聋。(2)后天性耳聋包括外耳和中耳各种传导性聋,如外耳道后天性闭锁、化脓性中耳炎、外耳及中耳肿瘤、各种外伤及耳硬化症等;在感音神经性聋中,包括各种传染病所致的各种感音聋、药物中毒性聋、迷路炎、听神经瘤、听神经病、老年性聋以及精神因素所致的功能性聋等。
为聋人朋友提供服务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聋人常常也伴随着语言方面的障碍问题,所以在与他们交流、聊天时,诚恳仍然是沟通的根本。
尽量直截了当,避免用晦涩、幽默或说反话等手语的准确性和表情的配合,比如说“等一等”和“活该”的手语,打的不准确就容易造成误解。而且这两词的手语所配合得表情也不大一样,要表达“等一等”时一般面带微笑,而表达“活该”的手语,肯定是生气、愤怒的表情。如看不懂他们的手语,可进行笔谈。
(2)为有听力障碍的人营造安静的环境,避免长期噪声刺激。
听觉障碍者虽然听取有困难,但对噪声的容忍度缺比耳聪者更差,尤其带上助听器后更容易受噪声干扰,因为长期噪声可使听觉器官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使听觉器官及脑供血不足,久之则会导致患者听力进一步下降。
(3)志愿者可以通过科学的、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坚持用适度的声响刺激听觉障碍者,特别是儿童的残余听力,唤醒他的听觉反应,唤醒呈“昏睡状态”的部分残余听力的功能,使之能对声音的注意、辨别、定位、记忆及理解的能力提高,最终达到进行语言交往,发展智力,适应社会大众的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听觉训练时,应尽量将声源靠近佩戴助听器的一侧,或是听力较好的一侧,声源自然和谐,音量稍大于一般声响即可。对听觉训练必须有信心和耐心,必须坚持每天训练。而且要置身于有声环境中训练,聋儿需要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与周围的人说话或做游戏。
聋人认知:
聋人丧失了听力,靠手势语言和别人进行交往,靠视觉器官的直观形式获得信息,并进行交流,因此视觉敏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就相对地差些。
聋人心理特点
1)孤独感:这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
在社会上常常受到歧视,活动的场所太少,不得不经常呆在家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感的体验会日益增强。
2)自卑感:这是每个残疾人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遇到的困难比普通人多得多,如果从他人甚至亲属那里又得不到足够的帮助,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他们在婚恋、家庭和就业等问题上比普通人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可能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
3)敏感、自尊心强:由于他们身上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都特别地敏感。
4)情绪反应强且不稳定:这种特点在许多残疾人身上都相当突出。如聋哑人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多表现于外,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
5)富有同情心:残疾人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不是同类的残疾人却很少交流,如盲人很少与聋哑人交流,更少通婚,不是因为其没有同情心,而是因为残疾类型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
6)个性特点:诸如孤僻、自高自大或自卑、急躁、主观片面、猜疑心强、自私等。聋人的性格比较外向,情感反应方式比较强烈,频度高但持续时间短。性格豪爽、耿直,“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很少拐弯抹角。
7)观察问题,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不大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有的聋人倾向于眼前世界,考虑长远利益少。有的聋人偏于物质世界和情感的直接表达,而不愿意去深入探索知识世界的内涵。他们对生活是通过直接乐趣、具体行动和自己的情感表达来分析的。
8)思维:由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密切,所以,听力残疾人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维对语言的依赖程度。总的来说,听力缺陷对思维的影响,只是发展速度缓慢和水平较低,并没有思维逻辑上的混乱,故不存在思维障碍。
★聋人在艺术和摄影方面表现得特别优秀,如绘画、设计、舞蹈等等。
(如果你遇见这么可爱的他们↓↓请好好的珍惜~)
全国爱耳日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针对大陆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CareDay)。也是国际爱耳日。
“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平时您注意爱耳保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y/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