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硬化症状 >> 耳硬化症医院 >> 正文 >> 正文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来源:耳硬化症状 时间:2017-11-15

一概述

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眩晕和眼震。内耳里与半规管相连的椭圆囊和球囊表面有一层胶质膜,其表面的碳酸钙颗粒称耳石,当耳石脱落,滚到半规管里,在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浮沉滚动,当头部转动,就会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眩晕感觉。耳石症占整个眩晕疾病17%---42%,.以50—70岁的人多见,60岁以上的患病率3.4%。

二、病因

1、内耳供血不足2、动脉硬化3、高血压、糖尿病4、梅尼埃病

5、突聋6、病毒性迷路炎7、偏头痛8、中耳和内耳术后

9、耳硬化症10、慢性中耳炎11、颈性眩晕12、低头族,玩手机等

13、骨质疏松症缺钙者14、女性绝经期前后15、头部外伤常见占到7%---17%16、游泳、瑜伽后17、习惯性朝一个姿势侧睡

18、病因不明的特发性耳石症

三、临床表现

1、眩晕由一定的头位变化所诱发,如起床、卧床、弯腰、低头、抬头、系鞋带、在床上翻身时出现。2、眩晕呈旋转性也可表现头晕症状3、发作时间不超过1分钟。也有超过1分钟的,有的数小时到数天的头昏即行走不稳感、常伴恶心、呕吐,但极少。

4、眩晕发作呈一定的疲劳性,即连续多次头位变化后所诱发的眩晕程度会有所减轻。

四、分型

1、后半规管耳石症即PC---BPPV最常见,占85%到95%

2、外半规管(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即LC--BPPV占5%到15%

3、前半规管(上半规管)耳石症即AC--BPPV占1%到5%

4、多个半规管耳石症即MC--BPPV占5%到20%

五、诊断

主要依据变位试验和滚转试验即特征性的位置性眩晕和特异性的变位诊断试验,如病史、症状和眼震、诊断并不困难,也无需常规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和CT、MRI等影像检查。

六、鉴别诊断

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CPPV,有短暂意识丧失,BPPV没有意识障碍。

七、治疗

1、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缓解症状后尽早逐渐下床活动、心理治疗不可忽视,对久病、频繁发作、伴神经衰弱者要作耐心解释,消除其思想负担。

2、敏使朗、西比灵口服

3、手法复位治疗

4、康复训练

嘱患者端坐床沿,头和躯干向患侧缓慢倾倒至床上,然后缓慢恢复至原坐姿,再向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连做5次上述动作为一次锻炼,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多数BPPV患者约在2天至1周后症状消失。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y/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