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硬化症状 >> 耳硬化症遗传 >> 正文 >> 正文

声反射

来源:耳硬化症状 时间:2017-10-20

一、声反射简介

年Metz发现,当给予大声刺激耳朵时,中耳的阻抗会增加。他假设是因为中耳肌肉的作用才使得中耳受到大声刺激时阻抗增加。随后,Metz对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听力损失患者进行了声反射测试,发现正常听力者、轻度和中度感音性听力损失患者(蜗性病变)存在声反射,而耳硬化症(中耳病变)、听神经瘤(蜗后病变)患者无声反射。

概括来说,声反射就是当你听到大声了,中耳的肌肉会收缩,导致鼓膜收缩、听骨链劲度增加,进而阻止这个大声进一步传向内耳而损伤内耳,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二、声反射的反射通路

1、蹬骨肌和鼓膜张肌

既然称为声“反射”,那么就存在相应的反射通路,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我们先来看效应器,中耳的两块小肌肉——鼓膜张肌和蹬骨肌。

鼓膜张肌和蹬骨肌的解剖位置如图1—3所示,鼓膜张肌受第五对颅神经三叉神经的支配,而蹬骨肌受第七对颅神经面神经的支配。鼓膜张肌附着在锤骨柄上,若鼓膜张肌肉收缩,会向内牵拉鼓膜,使鼓膜收紧,使中耳阻抗增加。蹬骨肌附着在蹬骨颈部的后面,若蹬骨肌收缩,会向后牵拉蹬骨,使听骨链收紧,同样也使中耳阻抗增加。临床上测试声反射时,蹬骨肌的收缩作用对中耳阻抗增加的贡献较大,而鼓膜张肌的收缩作用对中耳阻抗增加的贡献较小。因此严格说来,临床上测试的声反射应称为蹬骨肌反射,我们也主要讨论蹬骨肌反射。

图1右耳中耳,从内上至外下观测

图2右耳中耳,从前至后观测

图3右耳中耳,从后至前观测

2、同、对侧的命名

蹬骨肌反射有这样一个特点,在左右的任一侧给予一个大声,双侧的蹬骨肌都会收缩。基于上述特点,要分别进行同、对侧的测试,再分左、右耳,这样一共就需要进行四测试,分别为右耳同侧、右耳对侧、左耳同侧、左耳对侧。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左”、“右”、“同”、“对”侧分别代表什么,因为很多教材的命名习惯不一致,其意义也不一样。

临床上做声反射时,一般都需要用到两个耳机,一个耳机上通常有三根管(图4),作用分别为发出探测音(或Hz)和蹬骨肌反射的刺激声(、、、Hz)、收集探测音、加压力。另一个耳机上通常只有一根管,作用是发出蹬骨肌反射的刺激声。可以看出,三根管的耳机同时兼顾接收和刺激的功能,而一根管的耳机只有刺激功能。

图4

对右耳同侧、右耳对侧、左耳同侧、左耳对侧这四项测试的耳机放置的细节总结如下:

接收耳为

刺激耳为

耳机的工作情况

右耳同侧

右耳(三根管)

右耳(三根管)

三根管的耳机同时负责刺激和接收

右耳对侧

右耳(三根管)

左耳(一根管)

三根管的耳机负责接收,一根管的负责刺激

左耳同侧

左耳(三根管)

左耳(三根管)

三根管的耳机同时负责刺激和接收

左耳对侧

左耳(三根管)

右耳(一根管)

三根管的耳机负责接收,一根管的负责刺激

一定要注意,有的教材中,“右耳对侧”指的是右耳刺激,左耳接收,与上表的含义恰好相反。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习惯不同。本文中的同、对侧的命名都是基于上表的。

3、反射通路

整体的反射通路如图5所示。(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属于死记硬背的范畴,不死记硬背,何以谈理解?)

图5

整体的反射通路是不是很乱很复杂?下面按照右耳同侧、右耳对侧、左耳同侧、左耳对侧顺序来分解记忆。

右耳同侧蹬骨肌反射通路(图6):

大声传入右耳外耳→右耳中耳→右耳内耳(声波转换为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作用于右侧耳蜗核和右侧上橄榄核→面神经核→通过面神经支配右耳中耳的蹬骨肌

图6右耳同侧

右耳对侧蹬骨肌反射通路(图7):

大声传入左耳外耳→左耳中耳→左耳内耳(声波转换为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作用于左侧耳蜗核→左侧上橄榄核和交叉至右侧上橄榄核→交叉至右侧的面神经核→通过右侧面神经支配右耳中耳的蹬骨肌

图7右耳对侧

左耳同侧蹬骨肌反射通路(图8):

大声传入左耳外耳→左耳中耳→左耳内耳(声波转换为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作用于耳蜗核和上橄榄核→面神经核→通过面神经支配左耳中耳的蹬骨肌

图8左耳同侧

左耳对侧蹬骨肌反射通路(图9):

大声传入右耳外耳→右耳中耳→右耳内耳(声波转换为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作用于右侧耳蜗核→右侧上橄榄核和交叉至左侧上橄榄核→交叉至左侧的面神经核→通过左侧面神经支配左耳中耳的蹬骨肌

图9左耳对侧

三、临床测试

临床上通常测试蹬骨肌反射的阈值,即最小用多少dBHL的刺激声强度可以引出蹬骨肌反射。探测音一般选用H或Hz(探测音一般与测鼓室图时的保持一致,成人用Hz,婴幼儿用Hz),刺激声一般选用、、、Hz的纯音。引出声反射的标准通常为中耳声顺改变0.03ml(图10),这个标准每个机器不一样,也有的以0.02ml为标准。图10中70、75dBHL未引出声反射,80dBHL恰好引出了,一定要重复三次,都能引出才说明80dBHL为阈值。随着刺激声强度增加,声顺改变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这也更加印证了80dBHL为阈值。

图10

蹬骨肌反射不仅仅会由大声引出,也可由发声、咀嚼、吞咽、振触觉诱发,因此患者进行测试时一定要保持静止、安静!

欢迎各位加群讨论交流,加好友时请注明“听力”,点击以下







































盖百霖价格大概是多少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c/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