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及眼震,由于征象是在头部运动过程中出现,故有变位性眩晕之称。本病为眩晕疾患中最为常见者。
1耳石症的病因大部分原因不明(约占68%),一般可分为两类。
?特发性,称为耳石病,占34%~68%。
?继发性,继发于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内听动脉缺血、偏头痛、头外伤、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耳硬化症、内耳畸形、慢性中耳乳突炎及颈性眩晕。
2耳石症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
3耳石症发病特点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4耳石症诊断耳石症的诊断完全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测试结果阳性。
Dix-Hallpike测试: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一侧偏45度,PC-BPPV者,头转向患侧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和垂直旋转性眼震,反复试验有疲劳性。
当然以上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也有的作者这样描述:某一头位诱发的短暂(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突发性眩晕和眼震,病程为数小时或数天。从头位到位置眩晕发作和眼震出现有数秒钟的潜伏期。可伴有恶心、呕吐,但一般无听力障碍和耳鸣。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缓解期可无任何不适。
5耳石症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治疗,即管石复位法。
6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管石复位法
Epley设计,针对PC-BPPVLempert复位法:也称Barbecue翻滚法,针对HC-BPPV
管石解脱法
Semont设计—针对PC管石或壶腹嵴顶结石
Harvey法
在执行变位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步骤的头部所处的位置,特别是旋转的角度,这决定着是否将患者的责任半规管放置在最利于耳石沉降的位置,为下一步骤的操作奠定基础。同时,准确的头位不仅保证了耳石沿着我们预想的方向沉降,也使得误入其它半规管继发形成另外类型的BPPV的可能性减小到更低的限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c/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