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硬化症状 >> 耳硬化症遗传 >> 正文 >> 正文

全国爱耳日爱耳护耳,从预防开始

来源:耳硬化症状 时间:2020-9-26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听力障碍人数达万,其中七岁以下聋儿有80万,并以每年2~4万名的速度增长。

  据西安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成颖介绍,按病变部位及性质耳聋可分为四类,即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和中枢性聋。

01

传导性聋病因

常见的有先天性畸形,

包括外耳、中耳的畸形等;

后天性外耳道发生阻塞,

如耵聍栓塞、异物、肿瘤、炎症等。

02

感音神经性聋病因

  (1)先天性常由于内耳听神经发育不全所致,包括非遗传性和遗传性。非遗传性包括孕期应用耳毒性药物、病毒感染,新生儿缺氧、产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此外还包括噪声接触、分娩时头部外伤、放射线照射等。遗传性耳聋为遗传基因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2)后天性:

  ①传染病源性聋:各种急性传染病均可损伤内耳而引起轻重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聋。

  ②药物中毒性聋: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中毒性聋为双侧性,多伴有耳鸣,前庭功能也可损害。

  (3)老年性聋:多因血管硬化使供血不足,发生退行病变,导致听力减退。

  (4)外伤性聋:颅脑外伤及颞骨骨折损伤内耳结构,或因强烈震荡引起内耳损伤。

  (5)突发性聋: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目前多认为急性内耳微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

  (6)爆震性聋:当人员暴露于90分贝以上噪声,即可发生耳蜗损伤,若强度超过分贝以上,则可引起永久性聋。

  (7)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遭受85分贝以上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

  (8)听神经病:患者的主要主诉是言语分辨率差而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9)自身免疫性。

  (10)梅尼埃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内耳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变应性、内分泌紊乱、盐和水代谢失调等有关。

03

混合性聋病因

  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等。

04

中枢性聋病因

  中枢性耳聋的病变位于脑干与大脑,累及蜗神经核及其中枢传导通路、听觉皮质中枢时可导致中枢性耳聋。

耳聋的预防

01

  耳聋患者之间婚育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如夫妇双方均为相同致病基因突变,其后代%为耳聋患者。

  曾生育过耳聋患儿的夫妇,再次妊娠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同时,孕期不接触耳聋性药物及致聋微生物的感染。

02

  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03

  积极治疗传染病如脑膜炎、麻疹、伤寒等。

04

  积极治疗耳部疾病,如中耳炎等。

05

  减少噪音暴露,做好防护工作。

06

  戒烟戒酒。

07

  勿暴饮暴食及食用太咸的食物:大鱼大肉导致高血脂症,血管因而阻塞而循环不良,造成内耳新陈代谢受阻,而引起神经破坏及萎缩。又食用太多盐分,造成钠离子滞留而产生全身性水肿,因而引起内耳淋巴管水肿。

08

  避免工作压力大,缺乏休息。

09

  听力保健的工作在妊娠期就应开始,如在产前期,母体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预防母体患病性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

  新生儿期耳聋预防应在围产期就开始,尤其是早产引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缺氧、新生儿黄疸等极易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检查,早期发现听力缺陷。

来源:家庭医生报

编辑:刘佳珉

审校:涂华

核发:毛学文

热点推荐

?终于可以晒衣服啦!但只能“嘚瑟”两天……

?明起,这里交通管制、公交改线!还有这三种情况“闯绿灯”也违法!

?ofo押金可变“金币”消费,网友:套路!比某宝贵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c/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