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听力损失是指由于年龄增长的原因,人的听觉敏度逐渐衰退的一种现象。它是人体生理学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之一。
根据WHO公布的数字,61-70岁的老年性耳聋人群约1/3,85岁以上超过4/5。
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听力残疾人群中≥60岁的占73.58%,在≥60岁的听力残疾人群中,三、四级听力残疾占79.13%。
成人听力残疾分级
听力损失造成的负面影响
1、造成心理和行为的改变
2、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
3、丧失参加日常社会活动的快乐
4、丧失生活的独立性与安全感
5、影响与亲朋的联系(如打电话)
6、影响到其他的生理状态(如认知能力)
人类衰老的特征a.细胞成熟后其死亡率增加
b.组织结构的改变
c.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
d.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减弱
e.对疾病易感度增加
老年性听力损失的病因
1、遗传因素
2、长期噪音接触
3、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4、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高脂饮食等)
5、性别因素
6、其他因素(脑部外伤,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的长期服用都会对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老年性听力损失的病理改变
1、神经方面的改变
包括内耳毛细胞的减少,螺旋神经节萎缩或耳蜗基底膜特性改变以及听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减少。
2、代谢方面的改变
由于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纹变性及血小板聚集及红细胞淤滞。另外,代谢中的脂质过氧化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直接损害。
除此之外,听觉中枢系统也会发生退行性改变。
诊断
1、多方面评估
2、病史询问
3、听力学评估
4、影像学评估
5、心理状况评估
6、身体功能综合评估
7、生活环境评估等
听力学评估
1、耳镜检查
2、纯音测听
3、言语测听
4、阈上功能检查(重振试验多为阳性)
5、声导抗
6、耳声发射
7、听性脑干反应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一般60岁以上无其他诱因的双耳进行性听力下降的SNHL
2、鉴别诊断: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其他因素(如耳毒性药物、感染史等)
干预手段
有效的防治心血管疾病,如降血脂促进脑组织代谢,改善颅内静脉回流和降颅压等药物,以及理疗、推拿等综合治理均可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老年性聋与血中锌含量下降、维生素D和钙代谢异常有关。
Shamban认为60岁以上老人耳蜗血运中含锌量下降是听功能衰退因素之一,主张大量口服锌制剂3-6M有效。Yamazak建议用维生素D治理6-10M听力可有一定改善,其他如维生素E或适量维生素A对老人也是有益的。
常用的听力学设备
助听器(占比最多)
人工耳蜗
振动声桥
听觉脑干植入等等
助听器
人工耳蜗
振动声桥
老年人听觉康复常定义:
通过各种方法(咨询、引导和训练)减少听力损失对听障者的功能、社会活动和生活品质的消极影响,使其重返社会。
老年人听觉康复不仅是指针对听力损失者,使他们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其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便于他们重返社会。
面临的挑战
老年人听觉康复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助听器验配师对听觉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和态度
听觉康复的费用
听觉康复的时间
听觉康复如何执行
目标:老年人听觉康复是为了提供给听障者必要的交流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老年人听力康复的影响因素
1、心理因素
2、视觉敏度因素
3、触觉功能和手指精细操作能力因素
4、认知功能因素
5、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功能因素
6、充分了解需求:咨询和教育
7、听力师需要针对听障人士的听力损失以及初始听力康复情况,特别是对佩戴助听器以后一些老年听障人士仍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的处理办法
健康宣教
保持身心愉快,心态健康
注意预防和治疗全身性疾病
注意避免噪声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综合整体的康复方案
听力康复干预之前的咨询和教育
为老年听障人群选合适的听力辅助装置
选择合适的康复手段
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康复训练常用方法
聆听技巧
看话(唇读)
听觉训练
老年听障人士:
清晰讲话训练
确认谈话主题,学会唇读,利用各种非语言讯息,控制谈话环境
在小组会议或聚会中坐在能清楚看见各人脸部的位置,充分利用扩音器等
讲话者:
清晰发音
适当提高音量
放缓语速,词组和语句间适当的停顿
目前中国老年人使用助听器的比例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①认为听力损失不那么严重
②价格和经济原因
③担心助听器的负面影响
康复效果评估
助听下声场测听
言语识别率评估
人工耳蜗电刺激听觉脑干反应
助听器效果缩略图表
听障者导向的听觉改善分级
交流能力评估
其他评估方法
预防
避免噪声刺激、调节精神状况、节制饮食、戒烟忌酒、积极治疗身体其他疾病
适当体育活动、勤于用脑
专家简介彭宏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留学瑞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德国慕尼黑大学LMU医院和瑞士洛桑大学CHUV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级访问学者。
现任“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广东省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专家;是“广东省残联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等5项人工耳蜗慈善救助项目指定手术医生;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分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关爱耳朵健康协会名誉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分会耳鸣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听觉与前庭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优生优育协会新生儿听力筛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人工听觉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分会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鼻咽癌标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学专家顾问;UpToDate临床顾问翻译专家和审稿专家。
主持四项国家级、六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军队科研项目子课题。发表专业论文50篇,其中SCI文章16篇,参编学术专著4部。
荣获年“南粤优秀研究生”、年“好大夫”、年“羊城好医生”荣誉称号。
年本科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事医、教、研工作;年11月以特殊人才引入医院。
对常见病、多发病与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对少见病、疑难病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临床擅长:以提高听力为主要目的的各种听力重建和听觉植入手术
1.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耳硬化症、鼻咽癌放射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先天性耳畸形、中耳癌、听神经瘤、颞骨侵及侧颅底肿瘤、耳聋、眩晕、面瘫、耳鸣等疾病的诊断和显微镜结合耳内镜的听力重建微创外科手术;
2.针对重度耳聋及耳蜗畸形的个性化精准听觉植入手术;
3.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4.鼻腔-鼻窦及咽喉疾病的内窥镜微创手术;
5.鼻咽癌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
6.聋病基因筛查、耳聋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以及优生优育指导。
文章来源: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文案:林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c/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