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北京同仁赵守琴”
我在上一篇科普里(小耳孩子的治疗:何时才算完成?),着重跟大家讲了一点:单侧小耳的孩子,只有把耳廓整形和听力重建都做完了,治疗才算结束。接下来,我就再和大家具体讲一讲,单侧小耳孩子的临床治疗流程。
01早期发现与听觉检测孩子出生后,家长朋友们能容易地辨认出耳廓异常;除此之外,还应留意孩子是否有耳道。单侧小耳的孩子,建议在满6个月的时候,医院做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气导及骨导),以明确孩子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
通常,这类孩子的骨导阈值是正常(20-30分贝以内),但小耳一侧的气导阈值,通常是70-80分贝,属于中重度的传导聋。
02早期听力干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们建议在小耳的那一侧佩戴骨导式助听器,使孩子获得双侧听觉,及早地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获得完整、充足的听觉言语发育。有一句话叫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不完全认可这个说法;但这种尽早给小耳孩子进行听觉干预的理念,我觉得有必要性的。单侧的小耳孩子,在6个月做完听力检查明确诊断后,即可佩戴发带式骨导助听器(避免小宝宝抓挠脱落);等孩子大一些能配合操作了,通常是4岁以后,就可以使用粘贴式助听器。
孩子佩戴助听器后,建议定期到听力中心随访,监测孩子的听觉-言语发育水平。
03充足的形体准备现在给孩子重建耳廓,首选的材料还是自体肋软骨。临床上我们要求,孩子身高达到厘米胸廓围度达到60厘米,才可以安排取肋软骨重建耳廓。
孩子6-8岁手术之前,保证孩子的营养,注重日常的锻炼,让孩子的身体长得更高更壮一些,是有好处的:手术中能取到足够的肋软骨做耳廓。
04适时进行影像学检查相信很多家长一看到出生的宝宝耳廓有异常,就特别着急,在几个月的时候,就给孩子做了CT检查。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们:可以到整形手术前,一并进行影像学检查(胸片,胸部CT,颞骨CT);在此之前,没必要或者说要避免反复的影像学检查。
首先,孩子生长发育较快,1-2岁拍的CT,到6-8岁时,已不能对应孩子的身体状况,还得重拍;其次,X光检查、CT检查都是放射性的检测方法,如非必要,不应频繁重复进行;最后,孩子的各种片子(尤其CT片子)要妥善保存,因为日后,我们将根据颞骨CT显示的情况,来决定孩子听觉重建的方案。
05综合规划整形和听力手术小耳孩子的手术,包括耳廓整形和听力重建两大项目。以前往往是由两个医生团队(整形医生,耳科医生)来分别安排和实施。我们这些年的经验是,先安排整形手术,然后在整形手术的最后一期,同期进行听力重建手术。
图中前排左为赵守琴教授,右为章庆国教授
从年开始,我和章庆国教授就开始联合同台,给小耳的孩子做手术了。优势在于,两台手术合并安排到一起,孩子可以少一次住院,少一次麻醉,少一次手术。目前看来,小耳家长们很欢迎这种联合手术;近几年的暑假,我和章庆国教授都有很多台联合手术。
06听力重建手术的方案小耳宝宝的听力重建,用什么手术方式来完成?这个问题,由孩子的颞骨畸形程度来决定。
畸形轻(评分高)的孩子,可以做外耳道-鼓室重建(也就是开耳道);畸形重一些的孩子,如果鼓室内有活动的镫骨,可以做人工中耳植入(声桥);畸形较重(评分较低)的孩子,只能做骨导听觉植入(骨桥,BAHA)。请家长们务必保管好孩子的颞骨CT,手术之前,我们要根据颞骨CT的评分来决定孩子的手术方案。
小结一下,单侧小耳宝宝的治疗原则:
①早期诊断,听力干预
②综合规划,兼顾听力和整形
③个体化方案,根据颞骨畸形程度确定手术方案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可以扫描文末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c/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