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
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
曝出体检行业“假体检”丑闻:
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
甚至有抽了血,
没做检查就扔掉,
直接出结果……
张黎刚直言
“有些同行
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B超”
也有一些同行
“抽了血做都不做,
把血倒掉,
直接出结果”
因为
“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黎刚的言论迅速上了微博热搜!
作为国内最大体检公司之一爱康集团的CEO,张黎刚的讲话,无疑把体检行业的乱象推上台前。实际上,体检机构的弊端此前已被屡屡爆出:
网友也炸锅了!
体检到底有多赚钱?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预测,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将达5.75亿。
年我国体检市场容量已经超过亿元,预计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
体检行业在发展规模的同时,质量却没有跟上!
体检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但问题重重的体检机构让人如何相信?
人们消费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体检已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检行业也因此迅猛发展。
然而,体检市场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无序发展、野蛮生长。
举个例子,今年8月,国内某知名民营体检机构的一家门诊部,被证实存在冒名医生、体检报告无医师手写签名、违规开展CT放射诊疗活动等三大违规行为。
郑州市健康管理协会秘书长郭艾梅回忆近10年来的行业发展,她表示,体检行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这些:
“套餐式”项目过于泛滥,没有个性化,没有针对性。
“套餐”的体检模式太商业化,误导了很多人。一个单位多个人去体检,只用一个“套餐”,或者只分男、女两个“套餐”。对于有些人,套餐项目不全;对于另一些人,很多项目多余;对于一些高危人群,这个套餐会造成漏检。
体检项目的设置,应该因人而异,结合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生理特点,对某些疾病的高危人群,要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查,那些大而不当的“套餐”,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适用的。
有的体检医生是“无证上岗”!
从业资质是更严重的问题,医院体检科医生透露,体检中心B超科的医师来源,有的是求职应聘的,有的是同行介绍的;有的B超科医师有资质,有的没有资质,也就是“无证上岗”。“无证上岗”人员,在民营的体检中心是很普遍的,医院中相对少一些,但是也存在。
“无证上岗”现象也存在于其它检查项目中,比如骨密度、动脉血流检查、动脉狭窄检测等功能医学检查,普遍安排护士操作,这类人员无法保证检测质量安全,只是一个“熟练工”。
体检“流水线作业”,单位时间内体检人次太多,体检质量存在问题。
“超声科做得好不好,决定了一家体检中心的成败。”医院的超声科医师说,超声科最容易出现漏检,也最容易落下“证据”。
血常规、血脂、血糖等检查数值本身就会有波动。但超声不一样,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一旦漏诊,会延误最好的治疗时机,尤其是癌症。
在某些体检机构,提倡“速度决定一切”,检查速度决定了体检中心的效益,决定了体检医生的工作业绩、工资收入,决定了体检的准确率,决定了体检质量。
一位B超科医师说:“质与量,确实是一个矛盾的事情。如果把体检人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能够提高质量;但是,如果把数量控制下来,那机构与个人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
有些“高端体检”,只是价格昂贵,并未提供相应价值的服务。
不是价格越高,就意味着体检质量越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端体检”出现,有人开始质疑:高端体检只是价格虚高,体检项目基本上很难突出差异化,所谓的“高端体检”还处于比拼规模、环境、设备、人员、服务等阶段。
有些“高端体检”只是体现在华丽的设计、舒适的装修、空姐式的服务上,而并非是医生水平更高、检查更精准、后续解决问题更高效。
“高端体检”需要体现在个性化服务方面,而不是在未明确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把很多不必要的体检项目加进套餐里、抬高价格。
有些民营体检机构,拉低价格争夺市场,影响了体检质量,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有些单位的团体体检,能把价位谈到每人多元,甚至几十元,这种价位的体检,能否起作用,值得怀疑。无底限地拉低价格,是一种低水平竞争,最后也拉低了行业的整体水平。
医院体检科主任介绍,近些年,因为受“价格战”影响,该机构已经不愿再接“公务员体检”这类项目,因为太低的价格无法保证正常成本。一些民营机构因价格优势,逐渐取代了公立体检机构。
体检是一项医疗行为,不能用人民币标示的价格去衡量这项服务划不划算,超低的价格怎么保证医疗安全?怎么保证试剂合格?怎么保证人员资质?
体检该去哪里?
根据《中国体检行业互联网化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医院体检中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2.3%,而民营体检机构占比仅为19.6%。在国内体检市场,医院占据了绝对主体。绝大多数居民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的认可程度远远超过民营机构。
事实上,国家并非没有体检行业的规范。但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目前对体检机构的监管,主要是每年核查基本资质,对日常业务缺乏有效规范和约束。
可见,完善立法,加大违法成本和监管力度,也是当务之急!
据健康时报报道,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中国最新癌症数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万例。也就是说,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
大多数人在40岁之后癌症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甲状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为什么癌症发现都是晚期?因为很多中国人都在假装查癌!其实压根没做对!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在“假装防癌”首先是技术限制问题,其次是技术水平问题。
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为例,现实中,我国很多地区检查肺癌还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检出早期肺癌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发现的肺癌基本已经属于中晚期了。这是因为,43%的肺部面积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重叠,早期肺癌很容易被当作慢性炎症治疗。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拍个正片就走人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单位体检,却依然无法发现癌症的原因。
人人必知的8种常见癌症筛查癌症筛查是一种更专业
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
哪些人要做?
要做哪些项目?
怎么做?
都是有讲究的
正是其与一般健康体检的根本区别所在。
1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CTX光片检测肺癌,由于其分辨率低,因此检出率比较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就已经到晚期了。可以说,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装防癌。
专家建议:用高清CT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另外,更推荐大家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可以到90%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2乳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乳腺钼靶有些人认为CT是万能的,并非如此。
专家建议: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效果明显更好。
3宫颈癌筛查:千万记住用TCT很多人一说检查宫颈癌,首先想到HPV检查,其实HPV是对病因的检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TCT检查。
专家建议: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传统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4前列腺癌筛查:千万记住做PSA筛查专家指出,腹部彩超根本查不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筛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检查就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专家建议:50岁以上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PSA价钱更加低廉,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5食管癌筛查:千万记住做内镜检查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检查。做好的方法就是做内镜检查。
专家建议:推荐对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比如轻度异型增生建议3年随访一次。
6胃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胃镜检查胃癌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
专家建议: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7结直肠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肠镜检查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
专家建议:45~75岁: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年);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3年));结肠镜检查(每10年);或CT结肠成像(每5年);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8肝癌筛查:千万记住甲胎蛋白+B超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龄40岁以上,建议考虑每半年筛查一次,国内多数专家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项目也不同
医生说,
体检十年一关卡,
关键看你在哪个年龄阶段!
20岁:查传染病
项目:肝功五项、血常规、胸部x光
20来岁,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最佳,就不用体检了吗?并不是!
我们出生的时候会注射多种疫苗,这些常规疫苗大多并非终身免疫。到了20多岁,人体内抗体很可能已经低于正常防御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补种疫苗,身体就会处于无保护的危险状态。
此外,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种传染病的机会也就大了。
专家建议:
“建议20多岁的年轻人体检时,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比如肝功五项和血常规;
还要注重胸部X光的检查,因为肺结核在年轻人中也很多见。
”30岁查血糖
项目: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
30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ss/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