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身边都有老人,每个人也都会老去。年龄的增大并不是单纯数字上的表现,而是各项身体机能的衰退,最可视的眼睛、牙齿,而耳朵却最容易被忽视。
英国皇家耳聋人协会的资料显示,60多岁半数以上的人会因为听觉系统衰老而引发听觉功能障碍,且大多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耳聋程度基本一致,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这叫老年性耳聋,是因“毛细胞”的缺失导致。(注:毛细胞是听觉细胞,内耳的毛细胞可接受声振动,并将声振动传给大脑)
人到中年后,听力每年平均减退1.5分贝是正常现象。但有的人衰退快,有的人衰退慢,这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也与个体的内在因素,与是否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耳毒性药物服用史以及有无外伤史有关。
好发人群:长期接触噪音者、60~75岁的老年人、长期高脂饮食者、具有家族耳聋史的病人
老年性耳聋疾病分类
1
感音性老年性耳聋
这类耳聋以耳蜗底周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变性、损害、减少为特征,患者双耳听力陡降。
2
神经性老年性耳聋
这类耳聋以耳蜗螺旋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退行性变为主要特征。
3
血管性老年性耳聋
这种类型又称为代谢性老年性聋,以耳蜗血管纹萎缩为病变特点。
4
耳蜗传导性老年性耳聋
这是一种基底膜弹性减退为特征的机械性或耳蜗传导性聋。
5
中枢型老年性耳聋
主要是听觉各级中枢,特别是大脑皮层听区神经元呈现退行性变,这也是导致老年人言语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
6
混合性听力障碍
混合性听力障碍为前述几种病理类型的混合。
老年性耳聋被认为是导致患者生活不幸福,甚至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原因之一。因此,如果发现有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改善方式
慈溪声川
目前尚无确切的方法可以用来逆转听力老化的进展,但并不是说老年性耳聋无法防治。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开噪声,加强锻炼,慎用药物,则可大大延缓听力老化进程。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或使用助听器来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的听力。
慈溪声川听力服务中心
您身边的听力关怀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ss/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