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李勇,审校/周永青
文章摘自《骨导植入式助听装置研究进展》一文,《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第25卷第1期第91-95页,详细信息请查看出处原文。
目前助听器的相关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听力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多数不需手术治疗的耳聋患者可使用气导式助听器来重新获得声音。
虽然目前气导助听器的适应症不断在扩大,但仍不能满足各种耳聋患者的需求。
当外耳道至中耳的鼓膜—听骨链系统受到损伤或合并有内耳病变导致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外中耳畸形和病理原因导致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腮腺炎或听神经瘤导致的单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等,依靠气导式助听器均无法获得满意的听觉补偿。
而无法使用气导助听器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通过骨导增益来获得良好的听觉效果,此时骨导助听装置是此类患者获得听觉补偿的选择。
骨导植入式助听装置是一种半植入式的助听装置,通过收集外界的声音信号,振动颅骨内的植入体,绕过已经损伤的外耳或者中耳将声音传到耳蜗而产生听觉。
适用于传导型或者混合型聋及单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
本文将从骨导植入式助听装置的分类以及各自的原理、适应症等综述如下。
1.穿皮骨导植入式助听装置穿皮骨导植入式助听装置(percutaneousbone-anchoredhearingimplant)是有一个与颅骨骨质相融合的钛金属植入体通过与外界相通的穿皮装置连接言语处理器的助听装置。
言语处理器通过拾取外界的声音,经电磁信号转换后通过植入颅骨内的钛金属植入体引起高效振动把声信号传递给耳蜗,从而产生听力。
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有澳大利亚科利耳(Cochlear)公司的骨锚式助听器(BAHA)和丹麦奥迪康医疗公司的Ponto。
骨锚式助听器(BAHA)
BAHA的结构及原理:
BAHA由骨融性的钛螺钉、穿皮桥基和外部的言语处理器三部分组成。
钛螺钉通过手术植入患侧耳与颅骨融合,穿皮桥基附着于钛螺钉上,当钛螺钉与颅骨融合后,再将声音处理器吸附在穿皮桥基的另一端。
声音处理器通过拾取外界的声音信号,经过一个电磁转换装置转换为机械振动,引起钛螺钉的高效振动,振动可通过颅骨和颌骨传到内耳,从而产生听觉。
BAHA的适应症:
①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听力改善不佳者,耳硬化症患者等传导性聋患者;
②因听神经瘤术后、手术、前庭神经鞘瘤、腮腺炎病毒感染或突发性聋等原因导致的单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健耳气导平均阈值好于20dBHL;
③老年性聋、噪声性聋、药物性聋及遗传性聋等混合性聋患者。
丹麦奥迪康的Ponto
Ponto的声音处理器的设计通过个性化的软件程序分析,可满足不同听声需求的成人和儿童患者,其原理同BAHA。
Ponto的适应症:
Ponto适用于单侧聋,传导性聋或者混合型聋患者,其中,最新研制的PontoPlus适用于骨导阈值≤45dBHL者;而PontoPlusPower可适用于骨导平均阈值达55dBHL的患者。
而对于单侧聋者同样要求健耳气导平均阈值小于20dBHL。
2.经皮植入骨导助听装置经皮骨导助听装置(transcutaneousboneconductionhearingimplant)是指有一个与颅骨骨质相融合的磁性装置通过皮肤外面的外部线圈装置连接外部言语处理器的助听装置。
目前市面上应用的主要有Sophono公司的Sophono系统、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的CochlearAttract以及奥地利美迪公司的骨桥。
Sophono系统
Sophono的结构与原理:
Sophono系统由两部分磁性装置组成,一个是植入在内部的,另一个在外部与内部磁性装置相吸附。
Sophono的外部装置由声音处理器和一个骨传导振动器组成,内部磁性放置是在耳后上7cm作8cm长的弯曲切口,深度达颅骨;去除骨膜后,在骨质上标出放磁铁的位置,用钻头磨出2mm深、直径为1cm的凹槽来放置磁性装置。
内部的磁性装置将外部磁性装置吸附在头皮上,外部的磁性装置连接声音处理器并根据患者的需要(头皮的厚度)来确定不同的磁力;声音处理器接受到外界的声音,传递给振动器产生振动信号绕过外耳和中耳,直接传送到耳蜗,从而产生听觉。
Sophono的适应症:
Sophono植入适用于5岁以上的患者,因为5岁以上的患者颅骨骨质发育与成人厚度基本相当,对于5岁及以下的患儿可以佩戴软带Sophono;Sophono适用于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骨导平均阈值好于45dBHL;或者单侧聋患者,较好耳气导听阈小于20dBHL。
BAHAAttract系统
BAHAAttract的结构与原理:
BAHAAttract系统包括内部(植入部分)和外部两个部分。
植入部分由骨融合的钛螺钉和与螺钉整合在一起的磁垫组成;外部由言语处理器以及与语言处理器相联接的磁垫组成。
与BAHA的原理一样,通过言语处理器收集处理声音信号转化成振动信号,引起植入体的振动,将信号传至耳蜗,从而产生听觉。
BAHAAttract的适应症:
适用于传导性或者轻度混合性听力下降者,要求骨导平均阈值小于30dBHL,或者单侧聋患者健耳气导平均阈值小于30dBHL。
骨桥
骨桥的结构与原理:
骨桥由外部的听觉处理器和内部的骨导植入体两部分组成,与人工耳蜗类似。
听觉处理器由耳机、信号处理器、电池和磁铁组成;骨导植入体由接收线圈、声音转换器和骨导漂浮块传感器(BC-FMT)组成。
BC-FMT放置在一个凹槽里,用两个钛钉固定在颅骨上;处理器通过转换器将声音转换成电磁信号,然后由内部接受线圈将接受到信号传递给BC-FMT,后者将声音能量转换成振动能量,这样声音信号就能通过骨导传递给耳蜗。
骨桥的适应症:
骨桥植入传感器需要颅骨有一定的厚度,因此,适用于18岁以上患者,因此颞骨未完全发育的儿童不适合进行骨桥植入手术;
骨桥适用于外耳道闭锁或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或混合性听力下降的患者,以及单侧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患者;
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平均骨导阈值应小于45dBHL;
若患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则对侧耳应听力正常(平均听力小于20dBHL)。
3.总结对于无法佩戴气导助听装置或者补偿不佳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以及单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骨导植入式助听装置克服了气导助听器依赖于外耳和中耳的局限性,能提供良好的听觉补偿效果。
穿皮骨导植入助听装置已经在市面是使用了多年,且能很好地补偿无法佩戴气导助听器或者效果不佳患者的听力;穿皮的桥基导致的皮肤、软组织以及植入装置的丢失及损伤问题使越来越的人放弃选择佩戴之。
现在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的经皮骨导植入助听装置则解决了穿皮骨导植入助听装置的桥基及植入体带来的并发症及美观问题,但是其听力补偿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ss/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