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丨技术医院文化
医院动态,了解最新医疗资讯
分享健康知识,搭建医患沟通平台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
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万
居各类残疾之首
随着人口老龄化
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
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
减少耳聋发生,加强耳病防治
将每年的3月3日
定为全国“爱耳日”
听力损失有哪些影响呢?
听力损失的影响是广泛且深远的!首先是沟通障碍。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带来的沟通障碍程度也不同。
对于儿童,听力下降会影响语言和言语的发育、认知能力、学习教育等。
对于成年人,听力损失会影响就业、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等。
对于老年人,时间长了会让老年人性格孤僻、反应迟钝、大脑思维缓慢、言语表达能力下降,严重者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的风险。
听力受损的预警信号
其实听力下降是有迹可循的,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预警信号:
01对于儿童
1、与孩子交谈时,孩子经常会问“什么”或“再说一遍”,或者表现出没有听清的状态;
2、孩子与人交谈的时候,有眼睛紧盯着讲话人嘴的习惯,有靠“唇读”的现象;
3、孩子听声音喜偏头,或经常将手拢在耳后,以增大接收音量,注意单侧聋;
4、在呼唤孩子时,孩子无反应或反应迟钝,对声源定位能力很差;
5、发音不准确,讲话不清楚,语言发育迟缓;
6、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常常是答非所问;
7、看电视时,离电视的距离很近,或喜欢将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
02对于成年人及老年人
1、在与人谈话时,说话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嗓门很大;
2、对门铃、手机声响反应慢,经常将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器的音量开得过大,旁人或邻居感觉太吵,影响日常生活;
3、经常要求对话者重复对话内容,并且不自觉地靠近对话者。别人问问题时,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造成尴尬;
4、情绪上的变化:脾气变大,易暴躁甚至有抑郁倾向;
5、不明原因的耳鸣:日常生活中,出现长时间或持续性的耳鸣。
听力下降该怎么办呢?
无论听力损失的程度如何,及早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或康复干预措施,都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听力损失带来的影响。
医院五官科(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本县目前唯一的具有专科特色的诊疗平台,义无反顾的承担起全县人民的防聋治聋职责。
目前具备电耳镜、耳内镜、听力检测设备(电测听、声导抗、听力检测室)等耳诊断治疗仪器,可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及合理的建议。
专家简介
黄振河
耳鼻咽喉头颈硕士研究生
医院对口支援专家
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在复旦医院进修1年;擅长慢性中耳炎、胆脂瘤、耳硬化症、面瘫、眩晕的外科治疗及鼻咽癌的早诊早治及鼻咽癌挽救行手术治疗;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参与国自然、省厅级、市级课题各3项;先后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共计10篇。
列举九个伤害耳朵的行为
这里为大家列举九个伤害耳朵的行为,希望大家避免:
1、长时间使用耳机
2、煲电话粥
3、用硬物掏耳朵
4、经常去酒吧、KTV
5、疲劳过度,压力太大
6、滥用抗生素
7、用力擤鼻涕
8、长期有负面情绪
9、对感冒、鼻炎、咽炎不重视。
加强耳病防治
不在一朝一夕
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
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