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理论里,头为诸阳之会,凡五脏的精华之血、六腑的清阳之气,都交汇于头部。而百会穴就位于头顶,是人体最高的腧穴,深系脑髓。其作用之重要,不言而喻。当人头痛、失眠、眩晕、烦躁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揉脑袋。中医思维是如何诊治高血压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病多生于寒
仲景之所以著书名为《伤寒论》,他所重视的也就是这个“寒”字。而治病之法,也需以祛寒为主。寒邪自外而入,邪之来路也即邪之去路,所以治诸寒证需重视培养阳气以祛除寒邪。我临床所见,感冒是受寒,脏腑病也多因于寒,推之,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证也与寒邪内客相关。
凡所瘀滞,皆属阳虚
凡身体有一处阳气不到,即在此处出现阴浊凝聚。阴聚则伤阳,导致阳气更虚。所谓阴浊,包括瘀血、痰饮、水湿等都是。大病如各种肿瘤、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皆缘由于此。因此若能阳气温通,则阴凝自散。通阳之法众多,或汤药扶阳,或开表散邪,或刺络放血,或艾灸宣阳。
1、耳垂冠心病沟
正常人的耳垂一般是平洁光滑的,若耳垂出现一条斜线或皱痕,从耳屏间切迹向外伸展到耳垂边缘,这可能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疾病的征兆。有人称此线为冠心病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等。如果能掌握这一特征,就可提前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从而增加康复的机会,并预防意外发生。
2、大椎穴处肌肉隆起
临床观察一些病人,其后项大椎穴处肌肉隆起如小山丘,或有压痛或无压痛,且多见于高血压、头晕、中风等病人。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人身所有阳经在此处交汇成一大穴,阳气从大椎可上达巅顶。若此穴滞塞,阳气不畅,清阳不能上升,浊阴不能下降,则成上实下虚诸证。必针之灸之,泄其滞,通其路。
3、男性高发
临床上可以明显观察到,男人远较女人多见高血压、中风、高血脂等症。我分析其原因,排除应酬饮食原因之外,亦可能在于女人有月经。女人借天地之力,每月排血一次,趁机排出体内的瘀血痰浊。这样无异于清洗了体内的瘀毒,而且是有规律地清洗。如此可以保证女人的身体不至于出现瘀滞不通的病理情况。
从高血压看中西医学
身体不舒服了,一定要找西医确诊吗?——大可不必。西医确诊的目的是帮助病人康复,但中医辨证论治也照样可以让病人更好地康复。比如,头晕目眩,西医确诊为高血压,于是让病人服降压药,一直服到死为止;中医面对这样的症状会综合舌脉分析,以辨明体质与病证,对证用方施药,往往可以使症状彻底消失。
对于高血压病来说,医生能做的非常少,只能帮助病人适当缓解高血压症状,但真正治本的却是病人自己。现实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病人自己不知养生,肆意妄为,拼命折腾自己的身体,却要求医生治病。而医生只让病人吃降压药片,天天吃,天天降,到死方休。这样皆大欢喜:药商赚了钱,病人满意,医生也开心。
有网友不理解中医,反问我:有用中医治好高血压的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中医不但可以即时降压,还可以治本,让病人彻底康复。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多不可胜数,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我倒是奇怪,用药片降血压,天天吃药,到死都没有治愈高血压,如此治法与骗人何异!却居然是主流医学,令人十分不解。
多年的西化教育,让不少人迷失了。认为感冒要一周治好才是科学,肿瘤手术切除再加放化疗是科学,疼痛要用吗啡是科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终生服药是科学。而不知道感冒可以一天治愈,肿瘤不一定需要手术加放化疗,疼痛也可用针刺见效,三高症可从根本上治愈。当科学逐渐成了迷信,科学也不靠谱了。
为什么血压会升高?
高血压病人如果血压不是非常高,我的观点是尽量不要吃降压药。因为降压药是与人的生命相对抗。今天血压升高,用西药降下来了,明天又升高,又降压。如此反复循环,日日降压,不死不休。其实为什么血压会升高?中医认为是体内有所阻滞。不消除这种病理阻滞,而只是一味地降压,永远也不可能治愈高血压。
在应激状态下,为了保证上半身的血液供应,机体会自动调整血压,使血压升高。而大多数的高血压病即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自然反应。因此,治高血压绝不能拼命降压,只盯着血压计的指标,这是治标不治本,如此治疗无异于雕影琢月,举火焚天,又有何用。缓解机体的应激状态,扶足元气,如此才是治本之道。
中医治疗高血压
有人问:中医能否治愈高血压?若能治愈,需要多久?各种慢性病症能否治愈,受许多因素影响。一则病人要配合治疗,坚持正确的生活习惯,积极养生保健,另外,亦需保持积极、开朗、向上的心态,并远离怨恨恼怒烦等五毒侵扰。再者,明医亦属必需。若病人积极配合,明医用心施治,即使大病重病亦可向愈。
中医汤药治疗高血压
如何根治高血压?中医完全有办法。临床所见中医的疗效相当不错。短期服汤药或针灸治疗之后,即可彻底停用西药。关键是要找到引起高血压病理阻滞的部位,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多与痰浊、血瘀、郁火等有关,阻滞的经络多在太阳经、阳明经或少阳经,部分病人亦有足三阴经阻滞。辨证用方多可速效。
高血压的预防、养生与保健
1、节制饮食起居
患了高血压,怎么办?我的观点是,赶紧自我分析以前所有错误的生活、饮食、行为习惯,特别是过食生冷而伤阳、体胖少动而瘀滞、滥用药物而乱真、起居失常而损正,过劳疲累而耗精,找到了就马上改正,这是治愈高血压的根本保证。再配合正确的治疗,以汤药、针刺、艾灸、刺络、导引推拿等调之,多可治愈。
2、晚间节食、重视通便排浊
八十年代以前,糖尿病、心脏病等都是富贵病,并不常见。但随着经济发展,吃得饱了,病却也多了。尤其是高血糖、高血脂、中风、高血压、肿瘤等大病越来越普遍。我们重视养生,首先要从调节饮食开始。不要总想着把所有的食物都塞进嘴里,有时饿着反而比过饱好。特别是晚上适当少吃点,可以让自己更健康。
便秘则肠中毒素内返,燥津伤正,为诸病之源。现代多见之各种肿瘤、高血压、中风、高血脂等多与便秘相关。
若患有慢性腹泻,虽然非常不舒服,但也有好处。至少可以保证排浊通畅,体内不会过多地瘀滞湿毒、水饮、痰浊等病理产物,因此,发作高血脂、高血压、中风等病的机率大减。对于正常人来说,每日三餐进食,亦需保证每天至少一次大便,这非常重要。
若久患便秘,浊毒留滞体内,久而必成大患,需及时调理。当前,我们普遍存在着吃进去的过多,而排浊却不畅的问题。随之高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及心血病疾病,因此,重视排浊对于恢复健康意义重大。排浊的思路与方法很多,且根据每个病人的体质而各有不同。比如:湿盛者当健脾利湿;痰饮则需化痰逐饮;中焦燥实直需泻下阳明。故需辨人辨证选方,效果更佳。
3、萝卜通腹降浊
深秋时节,萝卜上市。萝卜既是时令果蔬,吃起来又爽口,如吃水果。且萝卜能养生治病:吃油腻肥厚食物时吃点萝卜,可化气行滞;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痛风患者多属湿热痰浊内滞,萝卜最利降浊;腹胀、便秘吃萝卜能行气通便;若有上火咽痛、咽干、眼红、耳鸣、头晕、痘痘等症,吃萝卜可降上浮之火。
4、常备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
家里有高血压的老人,或者家族有中风病史者,一定要在家里常备安宫牛黄丸,或者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之类的醒脑开窍类药丸,有备无患。突然中风时在第一时间把药丸化入温水中灌下,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发生,并且能提高生存率。或用云南白药亦可,在急性期每次服半克,日三至四次,有急救之功。
5、养生治病首在养心
心中充满欢喜,这是正面情绪,最有益于健康。喜养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和畅则脏腑阴阳平衡、百脉气血通调,自然健康有望。所以,常怀欢喜心最好。但大喜又会伤心,尤其是素体心气不足诸证,包括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患者,切忌大喜大笑,否则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阴阳离绝。
若曾有心脏病史,或有高血压、中风病史,或周身易生肿块、囊肿、增生等,此类患者一定要分析自己是否长期有负面情绪。若有,一定要努力摆脱掉,让自己开心起来。一个快乐的人内心充满着正面的情绪,其内心是平静快乐的。正面情绪有益身心健康,且可降低患心脏病、高血压、中风、肿瘤等恶性大病的风险。
养生治病首在养心。心为五脏六腑的大主,心气平和则脏腑气血和畅,自然健康。养心之法,要在培养好心态,不以物而过喜,不因己而伤悲,敬天悯人,慈悲为怀,淡然处世,怡然自安。心若不安,气血即乱,则百病丛生。以高血压和肿瘤为例,若能学会安心,能缓解脏腑的紧张,配合正确的医疗,此病痊愈不难。
版权声明: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