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耳鸣怎么办?
出现耳鸣不要惊慌,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理。最医院就诊,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耳部检查和听力检查。
通过检查结果帮助判断耳鸣的声音可能来自外耳、中耳还是内耳。不伴有听力下降的耳鸣多是由于生活中的“不注意”,例如劳累、情绪等因素引起,需要及时调整。新发的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耳鸣,多数通过正规的治疗能消失、缓解和控制。就诊的重点在于仔细鉴别,寻找病因或者诱因,针对病因和诱因进行治疗指导,减轻耳鸣对生活的影响。在这里需要医生给于鉴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积极配合和自我调整。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1.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适当运动;戒烟限酒。
2.注意饮食。做到营养均衡,清淡饮食。部分患者摄食高脂、辛辣食物,饮有兴奋作用的饮料后可加重耳鸣。
3.避免噪声。避免长时间噪声接触,超标噪声环境下可以采用佩戴防噪音耳塞等保护措施;少去或不去迪厅、KTV等场所;不在嘈杂的环境中如公交、地铁、机场等场所戴耳机听音乐,注意保持耳塞的清洁。戴耳机听音乐应参照“”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60分钟)以内。
4.医院就诊,避免用力挖耳、擤鼻,擤鼻时要两个鼻孔分开去擤,不能用力同时擤。
5.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及化学物质有百余种,常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利尿剂、解热镇痛剂、抗疟疾药、抗肿瘤药(如氮芥、顺铂)、其它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细菌病毒产生的毒素、铅、磷、烟酒、一氧化碳等。
6.保护耳部头部免受外力作用,避免外伤。
7.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血压、血糖等全身慢性疾病处于稳定良好水平。
8.定期听力监测,发现问题尽早就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