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了!走廊外面别人打电话的声音我都听得清清楚楚!”
时隔4年之后,深圳市民魏女士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到一米以外的声音。
魏女士进行术后检查。
1
发病9年
听力逐渐下降
今年34岁的魏女士,从9年前开始出现听力下降,并伴有耳鸣。一开始,听力下降还不影响她与其他人正常交流。但是,4年前她怀孕后听力下降明显,并开始严重影响她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为了治疗听力下降的问题,从年起,魏女士陆续前往医院就医,并被诊断为“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患病原因不明,双耳或单耳渐进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耳科疾病,约20%-80%的病人伴有耳鸣。
在白色人种中发病率较高,约0.5%,在黄色人种中发病率较低。在香港,每年大约只有10余例病例;在深圳,耳硬化症的病人也很少见。
确诊后,虽然医生告诉魏女士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但当时出于对手术较为恐惧的心理,魏女士并没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案。她尝试过配助听器提升听力,但效果欠佳,因此也不愿意再佩戴助听器。
助听器的外观都较显眼。图片来源:网络
2
实施手术前
已听不清一米外的声音
近几年,魏女士的听力越来越差,终于决定再次就医。年4月中旬,她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时,已经听不清一米之外的声音。与医生的沟通,也需要妹妹在她耳边大声重复医生的话。
据当医院耳鼻喉科梁伟英医生回忆,她为魏女士检查时发现病人双耳鼓膜完整。凭借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直觉告诉梁伟英医生,病人很可能患有耳硬化症。
医院耳鼻喉科副顾问医生关亚峰(左)和梁伟英医生(中)在门诊里为患者魏女士术后复查。
“是的,我以前在广州就医时,医生也诊断我是耳硬化症。”魏女士告诉梁伟英医生。随后的CT和听力检查结果,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这一次,魏女士决定接受手术。但手术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内耳进行的手术。比如,有可能会引起颅内感染,也可能出现术后听力不能提高甚至全聋的症状。梁伟英医生向魏女士细心解释了手术步骤,手术并发症的概率,预防的方法,以及手术成功后患者可能获得的益处。
再三考虑之后,魏女士最终选择在医院接受右耳手术。
对于耳硬化症,治疗的目的只是改善听力,不能手术者可配助听器。
3
手术历时一小时
听力提高后觉得“周围太吵”
为了获得最好的手术效果,术前医院多名医生反复在解剖上模拟人工镫骨植入手术,并查阅了国内外多篇前沿的文献,比较各种术式的优劣,科内讨论后最终决定:为魏女士选择CO2激光一次性高能量镫骨底板打孔,并选用软夹式人工钛质镫骨植入。
5月初,魏女士的手术顺利进行,历时约一小时。术后魏女士没有出现眩晕,没有耳鸣加重,耳前的微创伤口几乎看不出瘢痕。
术后12天,前来复诊的魏女士兴奋地告诉梁伟英医生,“听得很清楚,甚至觉得周围的声音有点吵。”长期听力欠佳的魏女士,一时间还不太适应周围忽然变大声的环境。
继魏女士之后,48岁的市民张先生也因为患有双耳耳硬化症,在医院耳鼻喉科接受了手术治疗。张先生回忆,“术后醒过来就觉得别人讲话声音大了。”
听力得到提高,张先生非常高兴,“过段时间我再来做左耳的手术。”
资料来源:医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