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动态
1财政部:融资平台年后举债不属于政府债务
11月4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厘清政府债务范畴,明确表示年1月1日新修订的预算法生效之后,融资平台举借的债务依法不属于政府债务为了堵住违法举债渠道,财政部今年组织专员办核查部分金融机构要求地方人大或政府担保承诺情况,制止部分地区违法违规担保承诺行为,还再次组织对融资平台债务的调查统计等。通过系列工作,虽然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发现一些新问题,如局部地区偿债能力有所弱化、个别地区风险超过警戒线、违法违规融资担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存在不规范现象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PPP项目实施导则发布明确五种合作模式
10月31日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正式发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操作流程,明确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五种模式(对于新建项目优先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方式,对于存量项目优先采用改建-运营-移交(ROT)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方成立联合体投标,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项目公司。
(来源:经济参考报)
3上交所公司债新政:房企、钢铁、煤炭发债收紧”
10月31日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周四向债券承销机构发布《关于试行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函》称,将房地产业采取“基础范围+综合指标评价”的分类监管标准;产能过剩行业采取“产业政策+综合指标评价”的分类监管标准。房地产市场调控期间在重点调控的热点城市存在竞拍高价地、哄抬地价等行为的房企将被禁止发行公司债。仅接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煤炭、钢铁企业申报公司债券。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首批CDS3亿元试水交易,参与主体待扩充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11月1日公告,该协会金融衍生品专业委员会10月31日审议通过14家机构备案成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核心交易商。当日,银行间市场共有中行、交行、民生、兴业、浙商、上海等10家机构开展了15笔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名义本金总计3亿元。交易参考实体涉及石油天然气、电力、水务、煤炭、电信、食品、航空等行业,交易期限一年至两年不等。
(来源:第一财经)
5保险业前三季度运行报告出炉寿险业务分化加剧
11月1日,保监会发布的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保险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全行业共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32.18%,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2.69个百分点;资产总量14.6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38%。不过,其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存在一定降幅,预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5.6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资金运用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产、寿险业务在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一减一增,呈现分化格局。这和二者与经济环境关联度存在差异有关。
(来源:上海证券报)
6票交所系统亮相,激活数十万亿“超级”市场
11月2日,央行下发《关于做好票据交易平台接入准备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为防范票据市场风险,提高票据交易效率,中国人民银行筹建票据交易平台,并拟于年12月8日组织交易系统试运行。业内人士指出,票交所系统一期主推“纸票电子化”,能够化解纸票交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降低票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来源:澎湃新闻)
7P2P网贷信息披露标准发布:强制性披露指标逾65个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10月28日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并于10月31日下发给会员单位。其中定义并规范了96项披露指标,包括强制性披露指标逾65个、鼓励性披露指标逾31项,分为从业机构信息、平台运营信息与项目信息等三方面。协会意图通过信息披露使行业达到“三个透明”:机构自身透明、客户资金流转透明及业务风险透明。
(来源:澎湃新闻)
8全国股转公司强制摘牌两家未按时披露半年报的挂牌公司
全国股转公司10月31日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对未按规定期限披露年半年度报告的吉林森东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漯河众益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实施了强制摘牌。
(来源:第一财经)
9ABS有望发行前备案:债市或迎结构化发展机遇
11月3日消息,上交所已于10月份完成了对新的《资产证券化(下称ABS)业务指南》的修订,拟进一步完善和明确ABS产品的挂牌程序和特殊事项。根据新的流程安排,管理人若进行ABS发行并于未来在上交所挂牌,需要先在上交所完成发行前备案,再前往基金业协会进行备案后,再回到上交所履行挂牌转让程序。
(来源:证券日报)
10保监会严令各保险机构自查不动产投资
11月4日,保监会向各保险集团、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发内部文件,要求各类保险机构应当就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开展自查,旨在规范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行为,防范投资运作风险。
(来源:上海证券报)
市场动态
1信达参股机构9.3亿美元收购美国养老护理地产项目
11月2日消息,信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将联合合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Welltow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HCN)合资以9.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elltower持有的美国养老地产和长期/急症后期护理设施资产包。目前,Welltower、信泰资本与已经宣布达成最终协议。公开信息显示,信泰资本成立于年,是一家以引导、协助及保护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为宗旨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股东包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集团名下的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自年底开始,信泰资本已经在美、英、澳等地完成多笔投资,管理资产总规模达60亿美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四大上市险企三家利润猛降仅中国平安保持正增长
10月28日晚间,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年三季报相继亮相,至此,四家A股上市险企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均已出炉。总体来看,受投资收益和宏观经济大势的影响,四大上市险企净利润呈现“三降一升”的局面,除却中国平安,其他三家上市险企净利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尽管净利润增速整体并不理想,但同期保险四巨头中有三家都获得了证金公司的微幅增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险企的“含金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3公募基金再度撤离银行股,三季度减持光大5.98亿股
11月1日消息,近日基金三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基金的持仓线路浮出水面。今年三季度,基金再次大力减持了金融股。基金减持的前十大个股中,前五大均是来自银行板块,分别是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其中光大银行的减持力度最大,相比上季度,基金清仓或减持额达5.98亿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外管局系A股持仓曝光对银行地产钟爱不改
11月1日消息,外管局“三剑客”持股情况浮出水面。梧桐树持有量多的是银行股;坤藤偏爱地产板块,增持华发股份;凤山投资多元化,增持恒生电子,减持南京高科、上海石化、海南橡胶、中信重工、光大证券、同方股份、东方明珠、宁波港。据中证报统计,对比半年报和三季报情况,“三剑客”与证金公司介入的公司重合度很高。分析人士指出,外管局应该是长线投资思路,持股时间会较长。
(来源:财新网)
5单季加仓10%市值增亿,社保基金高配地产股
11月4日消息,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进入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累计持有股份.3亿股,涉及市值.3亿元。相比二季度末,社保基金在三季度增仓17亿股,增幅达到13.9%,市值环比大增.2亿元。从资金分配上看,持有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三只个股来自地产板块,分别是华侨城A、招商蛇口和华夏幸福,合计市值高达52.6亿元。
(来源:澎湃新闻)
6“蒜你狠”卷土重来,大蒜批发价格一年内上涨近90%
国家发改委10月31日公布的10月全国小农产品价格情况显示,10月份大蒜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分别为7.24元/斤和7.89元/斤,环比上涨6.16%和4.64%,同比上涨90%和67.9%。在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大蒜的批发价格上涨了90%,已接近历史最高价。有分析人士称,产量的下滑、贸易商的囤货炒作,是此轮价格暴涨的主因。
(来源:澎湃新闻)
7广西有色首个破产变价方案未获通过
作为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人中第一家破产清算企业,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于10月28日进行了首次表决财产变价方案的债权人大会,但由于方案受到债权人“疑似债转股”等质疑,最终未获通过。下一步管理人将对目前的这份资产变价方案进行修改,并择期召开第四次债权人大会进行投票。管理人表示,若第二次未获通过将直接提请法院对方案进行裁定
(来源:财新网)
8一周两起中资在德收购案叫停海外并购突遇审查“寒流”
10月31日消息,一周之内两桩中资收购案在德国先后被政府叫停。德国联邦经济部先是于21日撤回了中国福建宏芯基金(FGC)6.7亿欧元收购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的批准令,紧接着又于27日确认将深入调查中资企业对德国照明企业欧司朗(OSRAM)旗下灯具业务品牌朗德万斯(LEDVANCE)的收购案。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周小明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外国政策风险正在增加,有必要及时调整策略,比如当前制造业领域投资过于集中在德国,对英、法、意等国的相应投资机会也应增加白癜风初期症状白风癫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