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硬化症状 >> 耳硬化症费用 >> 正文 >> 正文

听力损失的类型与解决策略

来源:耳硬化症状 时间:2018-7-21

听力损失的解决策略应建立在正确的诊断基础之上。诊断听力损失,不仅仅只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听力损失的性质。因为听力损失的性质,直接为治疗方案及疗效预后指明了大的方向。

一、听力损失按照声音传导和处理的部位,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传导性听力损失

在声音经过外耳、中耳传导的过程中,外耳、中耳的结构都必须保证完整无缺,即耳道要通畅,鼓膜、听鼓链不仅完整,而且活动度好,中耳腔里包含的是空气。这样,声音的传导就不会受到任何阻挡。当外耳、中耳结构和功能异常时,会发生传导性听力损失。这种类型的听力损失程度一般不会超过60dB,且以低频损失主。

常见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有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道闭锁,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或鼓室积液、听骨链粘连,耳硬化症(镫骨底板固定)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手术来重建听力,理想结果是能将听力恢复到正常。

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内耳的毛细胞能够把声音转换成电流,并能将声音按照不同的频率进行编码。听神经能够接收毛细胞的电流,并逐级上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从耳蜗出来的听神经,当走到上橄榄核时,大多数听神经纤维会走到对侧的上橄榄核更换神经元,只有少数听神经纤维会在同侧上橄榄核更换神经元。换言之,左侧大脑听觉中枢接收到的声音主要是来自右耳的,少部分来自左耳。反之亦然。由内耳毛细胞受损所致的听力损失为感音性听力损失,由听神经受损所致的听力损失为神经性听力损失,由于在过去听力检查手段有限,难以区分是感音性还是神经性,统称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常见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先天性遗传性耳聋、老年性听力损失、噪音性听力损失、药物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等。先天性遗传性耳聋中,很多人的病因是不清楚的。近年来,由于听力检查技术和CT、核磁共振技术的进步,许多先天性耳聋的孩子被发现是耳蜗发育不全,前庭导水管扩大、听神经病等。这类听力损失可以发生在任何频率,任何程度,当听力损失90dB时,为极重度耳聋。

3)混合性听力损失

既有传导性又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存在。

4)中枢听觉处理障碍

听觉中枢不仅能对声音进行解码,并且还对其进一步加工处理。大脑听觉中枢只有能同时接收到来自双耳的声音,才能对声音有更好的分析处理能力,包括辨别出声源的方向,立体声效果,以及在噪音环境下降低某些声音的强度、同时又有目的地放大目标言语声的强度,从而提高在噪音环境下的聆听舒适感和清晰度。当一个人一耳听力完全正常,另一耳听力有严重损失时,我们称为单侧耳聋。此类患者在安静环境下听声音、理解都不是问题,但在噪音环境下,就会有一些困难:如辨不清声源的方向,欣赏不到美妙的音乐立体声效果、噪音环境下听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另一侧耳朵没有给大脑提供应有的声音信息,大脑收集到的声音信息不全面所致。

当中枢听觉处理功能发生障碍时,即使耳朵完全正常,外周听力正常,患者也许能听见声音,但是,却不能理解声音的意义,或是在噪音环境下言语理解特别困难。这种听力损失,常规的测听方法可能得到正常的听力结果,需要用特别的测听方法才能测试出来。

二、听力损失的解决策略

传导性听力损失,可以通过手术来重建听力,如果顺利的话,有希望将听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90%的听力损失,是永久性的、不能医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对于此类听力损失,患者可以通过配戴助听器或电子耳蜗来解决听声的问题。但这不是说患者的听力因为戴助听器而治好了听力,而是听力损失依然存在,只不过,助听器把声音放大到患者能听见的水平了。

对于混合性听力损失,通过手术能解决传导性听力损失的部分,但因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部分没有解决,听力损失会有所好转,但不会全部恢复。

对于听神经、尤其是中枢听觉处理障碍造成听力损失,无论是助听器或电子耳蜗,其效果都不是肯定的。事实上,目前的任何康复方法包括辅助聆听设备、语训、唇读、手语、针灸等都值得尝试。

由于患有听力损失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不知道自己有听力问题的,都是别人先发现他们的听力问题的。这就如同喝醉酒的人,人人都知道他(她)醉了,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喝多了。因此,对于那些需要大声说话、多次重复、打电话听不清、敲门听不见的老人,口齿不清、听写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欠佳的孩子,我们需要请他们到专业听力门诊做一个全面的听力学检查以排除听力方面的问题。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才可以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田岚(DrLandy)

赞赏

长按







































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
google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