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共识解读
(一)眩晕的概念和病因分类
1.眩晕的概念
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晕是指自身不稳定感。头昏是指头脑不清晰感。
眩晕和头晕,发病机制不同,但可以是同一种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头昏和眩晕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2.病因分类
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在临床上周围性眩晕更为常见。
(二)常见眩晕的病因及诊疗建议
1.中枢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的位置常在小脑、脑干神经核以及核上性的病变所造成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
2.周围性眩晕
在脑干神经核以下的病变,多系耳部病变所引起的,是周围性眩晕。
3.精神疾患和其他全身疾病,引起的常是头晕的感觉。
4.原因不明性眩晕。经详细追问病史、查体以及各项辅助检查,仍然不能明确病因的叫原因不明性眩晕,约有15%-25%。
(三)中枢性眩晕的相关疾病
专家共识中,对中枢性眩晕的相关疾病,都做了总结。中枢性眩晕的发病特点,是多伴有神经系统的损害症状和体征。
1.与脑血管有关的眩晕
常常是因为后循环,椎动脉或基底动脉供血供血不足,或者是TIA的发作造成眩晕。
此外,血管病造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或者由于供血不足的原因,造成小脑或者是脑干的梗死。此外,血管病造成的小脑或脑干出血,也与脑血管有关。
2.肿瘤占位性病变
发生在小脑或脑干的肿瘤、桥小脑角的肿瘤,常常引发眩晕。
3.小脑或脑干感染性疾病在小脑或脑干有感染时,会有眩晕的发作。
4.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理的一种,如果病变部位发生在脑干或小脑,会发生眩晕。
5.颅颈交界处的畸形
颅颈交界处的畸形,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有眩晕的发作。或者头颈处于某一位置的时候,会诱发眩晕。
从以上不难看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果发生在脑干和小脑,常常会伴发眩晕。
6.药物源性的眩晕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引发眩晕,此外还有酒精中毒等。
7.其它少见性病因
包括偏头痛性的眩晕,这种眩晕一定要同时伴有偏头痛。还有癫痫性的眩晕,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眩晕,但是脑电图常常会有痫性放电。
8.颈性眩晕,和颈部的疾病有关的眩晕。
9.外伤后的眩晕。
外伤后的眩晕损伤部位在头部,或者是头面部。事实上,与内耳的受损有关,其实属于周围性眩晕的一种。
(四)周围性眩晕相关的疾病
周围性眩晕绝大多数都由内耳疾病引起的,可伴有眼球震颤和耳鸣耳聋,但是不伴有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1.无听力障碍的周围性眩晕
病因有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双侧前庭病变、家族性前庭病、变压性眩晕(压力变化造成的眩晕)、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和耳石的脱落有关),还有前庭神经炎。
2.伴听力障碍的周围性眩晕
伴听力障碍的周围性眩晕,病因有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和少见的外淋巴漏、突发性的耳聋、前庭阵发症、耳硬化症和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伴有听力或不伴有听力障碍的周围性的眩晕,其发病部位常常和内耳有关。
(五)精神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相关性头晕
注意这里提出的是头晕,不是眩晕。
1.神经症
常常能够见到如焦虑症、抑郁症,还有躯体化形式障碍的病人常常伴有头晕。经常述说头晕晕乎乎,头重脚轻,感觉头脑不清晰。
2.血液病比如白血病、贫血,经过活动以后会出现头晕、耳鸣、眼花,或者眼冒金星等。内分泌疾病,如甲减或甲亢,或者低血糖,都可以发生头晕。心脏疾病,比如低血压,心脏疾病造成低血压、电解质紊乱,也可以发生头晕。眼部疾病:眼肌麻痹、眼球震挛、双眼视力显著不同,都可以引起头晕。
二、眩晕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专家共识中,医生对眩晕诊治中存在有哪些问题?
神经科大夫在眩晕诊断治疗中有很大的困惑,主要是病因的诊断不清楚,治疗也不规范。
常见的诊断有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
常见的治疗,主要输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物,服用扩张脑血管类、止晕的药物。
眩晕诊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专家共识里,提出以下几点:
1.医生的理论知识不足。
2.问诊不详细。
3.因为眩晕涉及了多学科多领域,病因繁杂多样的,诊断者的经验不足。比如作为神经科的大夫,不可能全面了解有关耳科的疾病、血液科的疾病、精神科等疾病。
4.针对眩晕的辅助检查,尤其是周围性的眩晕,缺乏精良、准确、有效的检测设备。
在专家共识中对眩晕症的诊疗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三、专家共识中诊疗建议
(一)诊断流程
眩晕诊疗流程见上图,首先要详细的追问病史。病史里包括眩晕持续的时间,伴随的症状都有哪些,有没有神经系统的症状。诱发因素和体位有没有关系,以及发作的频率,是单次发作、首次发作,还是复发性的。
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如果该眩晕病人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的体征,则考虑是中枢性的眩晕。
再往下进入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根据临床的定位选择,可以采取影像学电生理和脑脊液的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找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
如果没有神经系统体征的,也要进入到辅助检查。必要的情况下,也包括影像学电生理和脑脊液。其他的包括听力、前庭功能的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查出周围神经的内耳疾病的病因,如根据病史可以选择诱发试验ABR,内耳影像,血清生化,或免疫等检查。
经过这些检查,可以得出下面表里的一些病因,这个流程是科学的。
对于眩晕症的治疗,专家共识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二)眩晕的治疗
1.病因治疗
根据病因的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如耳石脱落要给予耳石的复位法进行治疗,脑梗死要积极地进行脑血管病的治疗等,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2.对症治疗
如果眩晕发作时有强烈的自主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上吐下泻时,应该卧床休息,必要时可以使用前庭抑制剂改善症状,前庭抑制剂包括抗组胺剂、抗胆碱能剂。此外还可以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止吐剂,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甚至可以使用抗焦虑的药物。
但是也有专家提出,前庭抑制剂不宜长期使用,因为长时间用药后,对于前庭功能的恢复有影响。
3.其他药物的治疗
4.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持续性的重症周围性眩晕,应该就诊于耳科,做内耳手术治疗。
5.前庭康复训练
这是较新的治疗理念,主要针对前庭功能低下或者是功能丧失的,平衡障碍持续时间长,常规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经过前庭康复训练,目的是通过训练达到重建视觉、本体觉和前庭传入信息的整合功能,建立平衡感。前庭康复训练在国外有专门的机构,但是目前在国内,因为对眩晕刚刚开始重视,所以前庭康复训练中心很少。
国内专家对眩晕的诊治已经达成了共识,本篇文章主要对共识的内容进行解读。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