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今天,北医校友会召开校友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产生了北医校友会第六届理事会成员、常务理事会成员、顾问委员会成员及秘书处成员。柯杨当选为校友会会长,方伟岗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副会长是段丽萍、李文胜、王维民、肖渊、徐善东,秘书长由孙莉莉担任。
校友是母校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校友与母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活跃于社会各界的广大校友,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丰富、与母校有着特殊情感联系的群体,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资源宝库,更是我们创建一流大学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北大医学作为中国医学教育的排头兵、领头雁,培育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北医学子,他们走上社会、走到世界各地,为国家和人类的健康事业不懈奋斗;他们和在校师生一起塑造着北医的品牌,提高着北医的社会声望,展现了北医人厚道的精神境界。
在北医年华诞之时,又有一批校友中的优秀代表获得表彰。
喜
报
祝贺:
黄璐琦
林东昕
获年杰出校友
黄璐琦
黄璐琦,年7月~年7月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学位。年起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黄璐琦牵头编制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指导31个省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主持建设28个省级技术服务中心、65个监测站组成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了稀有野生中药资源的遥感动态监测,形成五种资源保护模式。建立中药材鉴别新方法,“高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别中药材乌梢蛇真伪的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取得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被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这是分子鉴别方法首次收载于国家药典。提出道地药材形成的三个模式理论,发现丹参酮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及一条二萜生物合成新途径;他还提出了“分子生药学”,出版的专著及教材发行海内外,全国已有30余所高校开设该课程。
林东昕
林东昕,年自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东昕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常见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个体化医学;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资助下,主要致力于研究基因遗传变异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他以食管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中国常见肿瘤为疾病模型,较系统地研究了细胞凋亡控制、DNA修复、免疫调控等生物学通路关键基因遗传变异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取得重要进展。参与主编或编写《肿瘤遗传学》、《肿瘤学》、《临床肿瘤学》和《肺癌诊断治疗学》专著4部。研究成果获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杰出校友还有谁?
年,北医百年华诞之时,曾对建校以来成绩突出的校友进行表彰,当年共评选21位杰出校友。
左右滑动
点击查看
年评选出的21位杰出校友(按入学顺序排列1——7位)
●●●
届燕京大学医预科
张金哲
“
张金哲(-),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年于燕京大学医预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因抗日战争原因于年在上海医学院完成学业。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年,张金哲为其女儿实施我国首例婴儿皮下坏疽切开术并取得成功;至此,“早期切开应用于婴儿皮下坏疽”的理念在国内迅速普及,使该病在我国的死亡率由%下降至10%。20世纪50年代,张金哲院士和麻醉专家谢荣教授合作首创肌肉注射硫喷妥钠基础麻醉方法,并亲自动手制作和发明了50多项手术器械,从而为中国小儿外科的推广打下了基础;之后,他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儿外科病房。年起,张金哲院士就医院外科主任,创建和完善了全国最大的小儿外科中心,培养了一批高级小儿外科医疗、麻醉、科研、护理专家。80年代后,他对小儿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手术设计方面亦作出突出贡献。
建国以来,张金哲院士成为中国与国际小儿外科界联系的中心人物。他 黄树则同志长期致力于中国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他是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的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一至三届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并在年学会成立之初创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在黄树则同志任期内,全国的老年医学分会纷纷成立;全国性、区域性及省内的老年医学学术交流、老年病专题学术会议、国际老年医学学术交流都很活跃;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老年流行病学调查和老年医学的基础、临床及长寿与衰老的研究等。黄树则同志的工作对中国老年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
届北平大学医学院医疗系
、
姜泗长
“
姜泗长(-),耳鼻咽喉科专家。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泗长院士作为我国耳鼻咽喉科创始人之一,为祖国的耳鼻咽喉科学的建立、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确诊了国内首例耳硬化症聋,之后推翻了耳硬化症聋为白种人多发病的论点;他在国内第一个开展内耳开窗术、镫骨底板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聋,为中国的耳科学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以防治聋病为重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各类科研成果57项,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耳鼻咽喉科领域。年,他所领导的科室成为全军专科中心;年,他创建了军队第一个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并于年被国家教委指定为重点学科点,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员共余人次到研究所参观学习。他编写了《临床耳鼻咽喉》等六部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耳鼻咽喉科专业人员必读书。
姜泗长院士培养造就了中国几代耳鼻咽喉科专业人才,医院的专科学术带头人大多是他的学生。江泽民主席曾亲笔为他题词“技术精益求精,诲人桃李天下”。
●●●
届北平大学医学院医疗系
胡亚美
“
胡亚美(-),中国小儿血液病学创始人。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亚美院士作为中国小儿内科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上世纪六十年代,她开展对婴儿腹泻病的研究,使营养不良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自年起,她带领研究小组开始对小儿急性白血病进行系统科研;到90年代,使该病五年无病存活率提高到了74.4%,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改变了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传统观念。她还与同事一起,系统研究了小儿组织细胞增生症,溶血性贫血、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缺铁性贫血等有关项目,均取得较好成绩。胡亚医院工作数十年,治愈了多个白血病儿童。
胡亚美院士协助诸福棠教授撰写《实用儿科学》,至今已六次再版,此专著是我国儿科的经典著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三个奖项,受到世界瞩目。她还主编了《新编儿科临床手册》、《婴幼儿保健全书》,参与编著《小儿血液病学》,并撰写多篇论文。
胡亚美院士还曾获得中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特级劳动模范及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荣誉。
●●●
届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
王宝光
“
王宝光(-4),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年参加地下党外围秘密组织“民族进步青年会”,年10月由地下党介绍奔赴冀中解放区,年4月回到北医继续完成学业。之后,王宝光同志先后历任卫生厅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新疆自治区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新疆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医院院长,新疆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
王宝光同志在新疆奋斗五十四年,是新疆解放后卫生事业决策者和开拓者之一,对新疆卫生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新疆卫生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任新疆自治区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期间,他逐渐开展了全疆范围内的卫生防疫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任新疆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医院院长期间,医院面貌一新,并医院;任新疆自治区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期间,针对新疆卫生工作的实际,提出以搞好农村改水、计划免疫和加强妇幼卫生为重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新疆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
届北平医学院医学系
王忠诚
“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专家。年毕业于北平医学院医学系。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忠诚院士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神经外科学专家。五十年代,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神经放射专著《脑血管造影术》,对提高和发展我国的神经外科诊断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六十年代,他潜心研究颅脑手术入路及摘除技巧,提出一套解决巨大动脉瘤的有效措施。七十年代,他带头开展显微颅脑手术。八十年代以后,他操刀向“禁区”——脑干肿瘤进军,是目前世界上做脑干手术最多的医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王忠诚院士作为神经外科的学科带头人,在脑干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内肿瘤、显微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治疗及神经影像等方面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他是世界上做神经外科手术唯一超过万例的人;他是世界上做脑血管畸形手术数量最多、经验最丰富的神经外科专家;他十年前就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成功施行脑动脉瘤手术超过0例的神经外科专家之一,并在年成功切除的直径9cm巨大动脉瘤至今为世界首例;他近十年来,做脑干手术余例,手术死亡率不足1%,居世界首位;他在近几年内完成的脊髓内肿瘤切除手术共例,无一例死亡,无一例瘫痪,世界领先。
●●●
届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班马丹增
“
班马丹增(-),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是解放后培养的第一个藏族大学生。作为青海解放后第一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班马丹增自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在3多米的高寒牧区玉树藏族自治州连续工作十五年,利用熟悉藏族语言文字的优势,用自己的手术刀解除各族群众的疾患。
年后,班马丹增同志在青海省任职期间,为青海省医疗卫生的基础建设和城市、牧区医疗卫生设施、人才建设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使青海的卫生事业在消除鼠疫、地方病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在控制地方性甲状腺肿方面成绩显著。同时,他建立形成省、州、县医疗网络,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建立了藏医中专、藏医学院、藏医研究所和省、州、医院,初步形成了医、教、研结合的民族医药发展格局,明显改善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受到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表彰,被评为先进个人。
班马丹增同志在担任青海省副省长期间,主管全省的教科文卫体、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计划生育等工作,为推动青海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同时,他狠抓教育工作,特别是民族教育;努力构建适应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
●●●
届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钟南山
“
钟南山(-),呼吸内科专家。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呼吸病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通过创制“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为世界卫生组织所采纳。他系统分析了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也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并组织了全国COPD的流调,首次明确了国人COPD患病率。他发现含硫氢基的祛痰药物羧甲司坦能有效地预防COPD患者急性发作,研究结果于年在《Lancet》(《柳叶刀》)上发表,引起国际医学界巨大的反响。钟南山院士同期组织制订了国内支气管哮喘、COPD、咳嗽、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方面的诊治指南文件。
此外,钟南山院士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欧洲呼吸学会终生荣誉会员,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吴阶平医学奖等众多荣誉。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北医校友,是北医教育事业的累累硕果,是展示北医教育实力最好的名片,他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中心工作的成果。他们身上不仅体现了母校的医、教、研的实力,更体现了北医人应有的人格魅力。
北医与每位校友之间,都有着永远萦绕相依的感情:母校永远挂念着广大校友,关怀校友事业成就;广大校友情系母校,关心着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当年,他们都是北医的学子;如今,北医以他们为骄傲!
更多相关专题
(点击直达)
1
人文
我与北医的故事·游子吟母校情
2
周年特辑·心声
北医,我们永远的骄傲!
3
周年特辑·变迁
看完10组对比图,你会更爱北医!
4
周年特刊·光影
北医周年纪念版桌面放送,速取!
5
热点
军训团今日返校,10年、20年前军训照曝光,来围观吧!
6
毕业季
我在北医的青春记忆
7
深度
“校友兼职班主任”助推“全员育人”
8
北医杰出校友屠呦呦荣获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北京大学医学部宣
资料由北医校友会提供
部分文图来源于《北医》报期
编辑/柳欣武慧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