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公交地铁上,随处可见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视频的人,这仿佛已经成为现代绝大数年轻人上班族的一大景致。殊不知,长期戴耳机会使听力受损。
听力下降的表现头响:很多人听力下降一开始是觉得“头响”,医院做个听力相关的检查。
耳闷胀感:耳内胀而兼痛,称为“耳胀”;病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称为“耳闭”。
常戴耳机听歌让耳聋提前30年到来电子产品普及后确实给人的听力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导致耳朵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
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耳鸣发病的根源就是高强度的噪音造成内耳毛细胞损伤、水肿,以及耳蜗的局部结构血流不畅。
戴耳机听音乐要遵循“60-60-60”原则所谓“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其次,用耳机听音乐时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为听清楚便会将分贝调高。
第三,使用耳机时最好选头戴式的,且不要戴着耳机睡觉。长时间的声音会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导致噪声性耳聋和耳鸣。
耳朵健康从挑选耳机开始蓝牙耳机: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用户不需要将手机接近身体或者头部,可以减少手机带来的辐射问题。
头戴耳机:头戴式大耳机是耳机产品中比较健康的一种产品。类似聆听自然声音以及音箱的佩戴方式,只要不放太大音量,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平头耳塞:平头式的非入耳耳塞相比入耳产品来说则要健康得多,并不深入耳道的佩戴方式,让耳道内的细菌数量不会有太多的增长。
入耳式耳塞:入耳式的产品拥有出色的隔音效果,它能够带来更加安静的聆听环境,长时间的佩戴入耳式耳塞会让耳道内的细菌数量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保护听力的食物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实验证明:维生素A有促进内耳神经细胞再生的功能。神经性耳聋患者应常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富含锌元素的食物: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耳动脉中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维生素D和钙,既可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