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耳鼻
科
耳鸣
耳聋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曾称美尼尔病,在年由法国医师ProsperMénière首次提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双耳患病者占10%~50%。
梅尼埃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年Hallpike和Cairns报告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膜迷路积水,目前这一发现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证实。然而膜迷路积水是如何产生的却难以解释清楚。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以下因素:各种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或声损伤)、耳硬化症、梅毒、遗传因素、过敏、肿瘤、白血病及自身免疫病等。
一.梅尼埃病临床表现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双耳患病者约占10%~50%。
典型的梅尼埃病有如下4个症状:耳聋、眩晕、耳鸣及耳内闷胀感。
耳聋
早期多为低频(~Hz)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聋,可为波动性,发作期听力下降,而间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复。随着病情发展,听力损失可逐渐加重,逐渐出现高频(2~8kHz)听力下降。本病还可出现一种特殊的听力改变现象:复听现象,即患耳与健耳对同一纯音可听成两个不同的音调和音色的声音。或诉听声时带有尾音。
眩晕
多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患者常感周围物体围绕自身沿一定的方向旋转,闭目时症状可减轻。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头部的任何运动都可以使眩晕加重。患者意识始终清楚,个别患者即使突然摔倒,也保持着清醒状态。
眩晕持续时间多为数10分钟或数小时,最长者不超过24小时。眩晕发作后可转入间歇期,症状消失,间歇期长短因人而异,数日到数年不等。眩晕可反复发作,同一患者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不同患者之间亦不相同。且眩晕发作次数越多,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长,间歇期越短。
耳鸣
耳鸣可能是本病最早的症状,初期可表现为持续性的低调吹风样,晚期可出现多种音调的嘈杂声,如铃声、蝉鸣声、风吹声等等。耳鸣可在眩晕发作前突然出现或加重。间歇期耳鸣消失,久病患者耳鸣可持续存在。少数患者可有双侧耳鸣。
耳闷胀感
眩晕发作期,患耳可出现耳内胀满感、压迫感、沉重感。少数患者诉患耳轻度疼痛,耳痒感。
二.药膳治疗
1
主料:白茯苓粉20克
辅料:赤小豆50克,薏米克
做法:
1.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
2.将赤小豆与薏米共煮粥。
3.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
4.成粥后加白糖少许
特点: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薏米甘淡微寒,能利尿消肿,健脾止泻,清利湿热。赤小豆味酸性平,善下行,能清热利湿,解读退黄,通利水道。
2
配方:白术10克,陈皮10克,鸡蛋2只,面粉克。
制法:将白术、陈皮水蒸使软,切成碎末;鸡蛋打至起泡沫,用小苏打、香精、猪油、盐、白糖适量拌和,再与白术末、陈皮末及面粉揉和,捏成油酥面团。将面团摊成薄饼,放在油锅内煎烤15分钟左右,表面成为金黄即成。
功效:健脾化痰,益气止眩。
用法:可作早、晚餐主食。
3
药物组成:半夏、白术各12g,天麻15g,钩藤、陈皮、茯苓各10g,夜交藤30g,大枣9枚,生姜15g,甘草6g。加减:若眩晕较重、呕吐频繁者,加代赭石、竹茹以镇逆止呕;若脘闷不适,加白蔻仁、砂仁等芳香和胃;若耳聋重听,加葱白、郁金、菖蒲通阳开窍;若头目胀痛、心烦口苦加黄连、黄芩以化痰泄热。上药可制成胶囊、丸剂口服,也可作汤剂煎服。每日1剂。30d为1个疗程。
4
辨证调理
耳鸣在中医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辩证分型施治,心肾两亏则滋补心肝肾之阴,血脉瘀阻则活血化瘀,肝血不足则补益肝肾,中科复聪法清耳毒、通耳窍、养神经、调五脏。传统中医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辩证调理耳鸣耳聋。
只要心中有希望存在,就有幸福存在。
——送给所有在坚持道路上的耳友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y/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