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耳硬化症状 >> 耳硬化症医院 >> 正文 >> 正文

专项练习卷17答案

来源:耳硬化症状 时间:2020-8-20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1.(3分)A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相关文本信息集中在第一、二段。第一段第二句话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题干把“很少有人”表述为“人们在日常惯例中没有意识到习惯影响力的深远”,属以偏概全。

2.(3分)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着眼于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信息跨越文本二、三、四、五段。D项在题干表述中断章取义,而第五段提到“我们完全可以有目的地改变习惯,构建一整套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日常行为规律。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习惯,并可以有目的地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时,是强调“有目的地建立”。

3.(3分)B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兼及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相关文本信息跨越二、三、四段。文章第四段提到“显意识的活动仅在我们警觉时起作用,在我们清醒和防备时能够战胜潜意识。显意识就像是一位值勤的哨兵,夜深时哨兵开始打盹儿了,潜意识就当政了。”而B项中“如一位值勤的哨兵时刻守卫着我们,帮助我们能够战胜潜意识”的说法过于武断绝对,“显意识的活动”不是时时刻刻起作用的,只是“在我们警觉时起作用,在我们清醒和防备时能够战胜潜意识”,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C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可根据句子结构来断句,也可以抓每一句的名词主语来断句。

5.(3分)B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能力层级为B级。

“丁母忧”指遭到母亲的丧事,“丁忧”指遭到父母的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守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

6.(3分)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喂养后便还给主人”这句错,应是“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

7.(1)(5分)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给同乡人,正赶上收成不好,借粮食的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贷”“登”“无以”“谢”四点各1分,大意1分)。

(2)(5分)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摸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有人对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德”“抚”“遗惠”“或”四点各1分,大意1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参考译文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因侍奉母亲孝顺而闻名。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他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以德行科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

李家是豪门望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大醉,喧闹不堪。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对众人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东西,难道能违背吗?”老少都严肃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士谦家里财富很多,对待自身很节俭,常常致力于救济施舍。家乡有无力办丧事的人家,士谦就赶过去,缺多少供应多少。有兄弟间分财产不均,以致互相诉讼的,士谦听说后,就拿出自己的财产,补给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惭愧恐惧,相互推让,终于成了善人。有一次别人的牛闯进他家田里去,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望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他就不出声地躲开。他的家僮曾经抓住偷他家粮食的人,士谦却宽慰那人说:“穷困致使你这样,从道理上讲不应该责备你。”叫人马上将其放了。

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贷给同乡人,正赶上收成不好,借贷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士谦说:“我家的余粮,本来就是打算救济用的,哪里是为求利的呢!”于是叫来所有的借债人,为他们摆设酒食,当着大家烧了借契,说:“债了结啦,请不要放在心上了。”让大家放心离开。第二年大丰收,借债人家争着来偿还士谦,士谦拒绝了,一点儿也没收下。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士谦又用尽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了粥供给那些受饥饿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来的人数以万计。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人家。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摩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有人对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就像耳鸣,只有自己听到,别人都不知道。现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阴德!”

开皇八年,士谦死在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聚集在葬礼上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先生的谥号,事情后来被搁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竖立了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①手法不同:柳词状写想象之景,是虚写;苏词状写眼前之景,是实写。②诉说的内容不同:柳永是向情人诉说“千种风情”,苏轼是向朋友和亲人倾诉羁旅之“梦”。

(手法3分、内容2分)

本题考查考生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首先要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与表现手法。其次要掌握诗歌鉴赏的比较角度。

9.(6分)①词人酒醒之后,眼前景色朦胧:月色微微,云彩轻轻。②此时词人意识朦胧:记得饮酒高歌,怎么又到船上了呢?③词作营造的意境朦胧:回望烟雾迷蒙的京口,仿佛梦之初醒,巧妙烘托出醉醒后的心境。(每个要点2分)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理解与概括。

  这首词作于熙宁六年()冬苏轼任杭州通判时。词中情景交融,描述了舟中酒醒后的心境,表达了对仕宦奔波的倦意和对家乡的思念,词之上片写酒醒,下片写梦回。   上片写月色微微,云彩轻轻,二更时分词人从沉醉中醒来,听着咿咿呀呀的摇橹声,船家告诉他,船刚开。从船舱中往回望,只见孤城笼罩一片烟雾迷蒙之中。这一切仿佛做梦一样。景和情的和谐,巧妙地烘托出了醉醒后的心理状态。   下片承上,描写醉后的形态。他头巾歪一边,扇子坠落舱板上,藤床分外滑腻,仿佛连身子也挂不住似的。“巾偏扇坠藤床滑”,短短七个字,就将醉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词人终于记起来了,他刚才还真做了个梦。但天地之间,一叶小舟托着他的躯体在迷蒙的江面上飘荡,朋友亲人们都已天各一方,向何人诉说呢?词人不禁有些愤慨了,这样飘荡不定的生活几时才能结束呢?最后两句,点明了词人心灵深处埋藏的思乡之情。但他究竟做了个什么样的梦,词中依然未明说。   这首词,语言平易质朴而又清新自然,笔调含蓄蕴藉而又飞扬灵动,感伤之情寓于叙事之中,将醉酒醒后思乡的心境表现得委婉动人,使人领略到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空1分,共6分)

考查学生结合情景识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结合题目提示的情景,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或顺序颠倒的情况,如有则该空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5分)

E、B,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A、D不得分。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对于作品来说,分析与鉴赏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文学类文本考查的重点,因此,本试题的设计,除了对小说的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外,主要从所选文本的思想艺术特色方面提出问题。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解答这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分析鉴赏题,要结合文本具体的语境、联系人物形象、文章主题进行综合分析,要特别注意题目中说得太绝对以及于文无据的地方。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本题读懂并不难,难在理解的深入。第一题所要考查的是理解层次的深浅。A项中“男主人公为少年的冲动和时代的过错而深陷懊悔之中”分析错误,文中说,当男主人公听说女主人公的双手被冻伤锯掉时,他的内心非常内疚,他没法再认为那是时代的过错。C项中“不敢面对自己丑陋的人性”表述不当,“每一只喷壶的打做过程,都是人心的审判过程。他那颗心的疤疤瘌瘌的数层外壳,也终于一层层地被彻底敲砸开了。”“他一天天等待着他的‘赎罪日’的到来”从以上语句中可以看出,铁匠是直面自己丑陋的人性,迎接审判。D项中“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简单粗暴,而应该循循善诱”的分析与本篇小说的写作意旨不符。属于过度解读,无中生有。

(2)(6分)

①以“铁匠的故事”为题平凡无奇,难以给人想象;以“喷壶”为中心叙事,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本文虽写铁匠的故事,但反映了铁匠人性的复杂、复苏,都与喷壶紧密相关。年轻时的冲动让铁匠惩罚同桌,用喷壶浇篮球场,最终导致同桌的手被锯掉。喷壶是事件的见证者。③不直接以人物为当事者写人,而以“喷壶”为见证者写人,既可以巧妙地成为线索,也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形象特点及体现内心变化。喷壶见证了铁匠年轻时是如何报复的,也见证了他在制作喷壶过程中是如何层层敲开自己心灵的,还看到了其直视灵魂,展开自我审判,走向自我救赎的过程。(一点2分,三点6分。)

此题是考查文中题目的作用,能力层级为D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突出表现,或是暗示主题等等。本题标题“喷壶”属于“事件类”标题。它的答案主要考虑如下作用:①突出主要情节;②设置悬念,增强故事的可读性;③起到文章线索的作用;④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3)(6分)

①初中时期,男主人公情窦初开,长得眉清目秀,暗恋同桌,内心是懵懂的,好奇的、害羞的、忐忑的、激动的。怀着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与女同桌递纸条。②早恋被公开后,遭受侮辱,被暴打,他变得暴戾,愤怒。文革开始,他用暴力报复之前所受的耻辱,用皮带批斗校长,剪掉女班主任的头发,让女同桌用大喷壶在冬天喷出滑冰场。③回乡,知道真相后,他开始忏悔、自责,接受人性的审判,内心开始不断自我救赎。瘸了腿后的他以打铁,打喷壶为生,在打做喷壶过程中层层敲开心灵,直视年轻时候的罪恶,审判自己,人性开始走向美好。(一点2分,三点6分。)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这种题型,一般有如下分析人物方法:①借助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②借助描写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小说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③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④借助作者的议论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语句来分析。根据文中情节,男主人公有三段经历,初中恋爱传递纸条时;恋爱被公开后的批评时;真相大白之后。情节是人物的性格史,根据这三段经历男主人公的形象有不同的展现,根据文本,合理分析概括即可。答案要有层次,有条理。

(4)(8分)

①我认为“以德报怨”这种方式要更好一点,也更为我们当下民主法治社会所需要。(观点明确1分)

②女主人公是受害者。当年,因被亲密女友出卖,导致她喜欢的人被全校批评,而她亦是当年的受伤者,但与男主人公不同的是,她始终没有报复,并反对报复,反而以德报怨。(2分,概括1分,分析文本1分。)

③男主人公“以暴治错”的方式没有解决问题,过得不好,后来又生活在悔恨自责之中。男主人公后来瘸了,生活以打铁为生,过得并不如意;因为报复,他伤害了无过错的女主人公,自己也生活在悔恨当中。“以暴治错”是野蛮的行为,不可取。(概括总结男主人公的处事方式1分,文本分析1分)

④我们当下社会更需要女主人公的精神:善良、宽容、友爱,即使被伤害也反对报复,她人性的光辉与善良在她“以德报怨”的行为方式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我们当今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过错方自然有法律来维护正义。我们人和人交往中应更多地提倡友爱、宽容、谅解,减少伤害,让善良和温情能够得到更多的释放。(3分,总结出女主人公的精神1分。社会特点1分。倡导的精神1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为探究题。能力层级为F级。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分析需要注意:①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品;②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阅历、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读出自我的独特理解;③多向思维,敢于合理质疑;④根据要求,结合文本进行有理有据的解答。考生答此类型的题时,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作出合理的解释,论据要充分,答案不求唯一,但要结合文本合理阐释。“以暴治错”和“以德报怨”两种方式是二选一,答题时要先明确观点。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5分)

D、B.选D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E不得分。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A许家印是以亿元的“纸面”资产成了中国内地的新首富;C以偏概全,“许家印除了通过薄利多销搞联动促销快速回笼海量资金,还与国际投行、香港富豪秘签融资协议,才成功熬过金融危机的;E强加因果,“恒大对外的合作伙伴必然是名牌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是恒大资源整合的成功策略,不是恒大快速走向国际跨越发展的直接原因。

(2)(6分)

①注册了恒大地产,用最少的钱拿更多的地,打响企业第一枪,创造金碧花园奇迹;②通过薄利多销联动促销快速回笼海量资金和资本运作等资源整合熬过金融危机下最艰难的地产寒冬;③年年末,恒大地产正式登陆H股市场,成为在香港上市的最大内地民营地产企业。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答此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紧扣“作为企业家的表现”这一点;其次要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yy/4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