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一19岁的准大学生小郑(化名),因为连续多日通宵熬夜戴着耳机打网游。结果,耳朵突然聋了!
连续多日通宵熬夜打网游
19岁准大学生左耳突然聋了
自打高考之后,小郑就每天和一帮同学去网吧打游戏。“孩子辛苦读书这么多年,很少让他上网玩游戏,现在高考过了,就想随他放松下。”小郑的父亲郑先生说。
这一放松,小郑就刹不住车了——每天下午就去网吧,一玩就玩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再睡到自然醒。大半个月下来,小郑每天在网吧里就像打鸡血似的,到了家就疲倦不堪想睡觉。
谁知昨天中午,小郑起床后,就感觉左耳听声音很别扭。“耳朵里轰隆隆的,父母说话,电视机声音,手机铃声,都听不清。”他又连续试了好多次,都是一样的情况。
郑医院检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吴晓霏对小郑进行了听力检查后发现其患上了突发性耳聋。
长期熬夜身体疲劳供血不足
导致听神经、前庭神经受损
一个19岁的小伙子好端端的耳朵咋就聋了?吴晓霏表示,突发性耳聋大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部分患者可能轻度感冒、疲劳或精神紧张。“这个患者应该是长期熬夜后导致的身体疲劳,供血不足,听神经、前庭神经受损。再加上一直戴着耳机,各种混杂的声音,会对内耳毛细胞造成损伤。几种原因结合,出现突发性耳聋了。”
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表示,突发性耳聋,一般发生突然,患者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达到最低点。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数突发性耳聋都不会自愈,需要及早治疗。“突发性耳聋急性期为3周,如在72小时以内治疗,有效率达70%—80%。如果出现突然耳鸣、听力下降,却轻视不治疗,今后很可能就会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后遗症。”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慎用耳毒性药物
对于耳鼻喉科医生而言,突发性耳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李广表示,致病原因很复杂,但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一个人的听力有绝对的损伤。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调整正常的生活作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另外,平时尽可能少用耳机,戴耳机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李广还提醒,要慎用耳毒性药物,不少市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都会自己买药吃。“药物中可能引起耳鸣、耳聋有很多,而其中又以某些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类,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危害较大。因此提倡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因为随意用药而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来看一组调查数据
↓↓↓
某高校近三成大学生因耳机听力受损
此前,央视曾发布《耳机质量调查》,表示某高校近30%大学生听力受损。
报告显示,在对某高校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耳机使用率高达99.8%,已经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人数超过人,占比接近30%。
据欧盟出具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戴着耳机听音乐,耳机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如果每天超过89分贝音量听音乐,时长达一小时,持续5年就可能永久丧失听力。
那么
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听力呢?
一起听听专业医生怎么说!
↓↓↓
保护听力,需要这么做!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3、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烟、酒等;
4、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5、避免接触噪音,保持心情愉悦;
6、路过装修场所、建筑工地,放鞭炮时,把耳朵闷住,快速通过;
7、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耳鸣、耳医院进行听力测试,以免错过黄金治疗期;
8、戴耳机听音乐,坚持“60-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9、公交车上、睡觉时不要听歌。千万不要用一只耳朵听歌;
10、少去舞厅、酒吧等音乐放得比较响的场所;
11、能不用药就不用药。
保持好听力,常吃这些食物
1、富含P-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2、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3、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耳动脉中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4、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维生素D和钙,既可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赶快提醒关心的人,
尤其家里常熬夜的年轻人,
千万别透支自己的健康。
(来源:扬州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ss/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