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掏耳朵吗?
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
觉得不掏耳朵就会被堵住
听不清声音
最近
一些平台上又流行分享
去医院掏耳朵的活动
医院可以自己掏耳朵吗?
耳朵又该怎么保护呢?
一起来看看吧!
01
耳屎是什么?
人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被称为耵聍,也被称为“耳垢”、“耳屎”。
适量的耵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外耳道内真菌的生长,保护外耳道的皮肤,黏附误入耳道的灰尘和小虫。
耳朵里的耵聍被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
·干性:呈灰白色片屑状,这类耵聍会在空气中干燥形成薄片。
·油性:呈黄色油蜡状不易排出
干性的耵聍可以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脱落排出,但油性的耵聍很可能会造成耵聍栓塞,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需要把耳朵弄干净。
原来
耳朵里的分泌物
也有干性油性之分
那自己掏耳朵
有什么危险你知道吗?
02
掏耳朵的伤要注意!
1.用力过猛,会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甚至并发中耳炎。
2.方法不当,可能将耳屎推向耳道深部,形成耵聍栓塞,导致听力减退,压迫鼓膜引起耳鸣,眩晕。
3.用不干净的挖耳勺、长指甲等挖耳,易挖出细微的伤口,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
4.共用挖耳工具,会传染疾病。比如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能引起外耳道乳头状瘤。
5.耳屎真的会越掏越多,经常掏就会分泌得越来越多。而且,新分泌的耳屎可能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03
保护听力从点滴做起
1.打喷嚏时不要捂住口鼻,用衣袖遮住
打喷嚏如果捂紧嘴和鼻子,会使鼻部压力增高,细菌、病毒就容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2.控制饮食
高油脂、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是听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为这样的饮食习惯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富贵病”的发病率,而这些“富贵病”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3.在嘈杂的公共场合尽量避免听歌
尽量少戴耳机,尤其是耳塞式耳机,如果要戴可选择头戴式耳机和降噪耳机。主动降噪耳机可以很好地保护听力,减少听音乐时的噪音影响,从另一方面帮助我们降低耳机音量。
温馨提示
保护耳朵
我们才能听到更美妙的声音哦!
祝大家都有健康的耳朵
天天开心!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知乎春雨医生、生活生活圈与健康中国
编辑:王嘉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