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损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如果不在关键期内及时确诊和干预,则可影响语言、智力发育,甚至会致聋哑残疾,那就突出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本期内容就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听力筛查相关内容吧!
一、儿童听力发育的特点
小儿在出生时已经具有感觉外界声波的能力,但由于新生儿出生时鼓室里没有空气,听力低下比较明显,一般3~7天后听觉就比较好了。在宝宝耳边呼叫、摇铃时可引起宝宝睁眼、闭眼、惊吓、呼吸加快或减慢等反应。当突然听到较大的声音时,宝宝还可出现两上肢外展并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呈拥抱反射。
二、那什么是听力损伤?造成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呢?
听力损伤也可称为聋,是各种听力减退的总称。听力损伤可进行如下分类:
1---按照听力损伤时间分类
先天性聋:指在出生时就已经患有的耳聋,可发生在产前、产时及围产期。有遗传性因素,也可能是孕期、产时能原因引起的。
后天性聋:指出生后获得的耳聋,常见原因有传染性疾病、中毒或外伤等。
2---按照解剖学分类
传导性聋:指由于外耳和(或)中耳病变,以致声波传入内耳的过程受到阻碍所引起的聋。病变存在于外耳或中耳,常见病因有:耳道堵塞性病变(外耳道异物、闭锁或肿瘤等)、中耳发育不良(中耳畸形或听骨链缺失)、中耳炎症(中耳炎、中耳结核)、肿瘤、耳外伤(鼓膜外伤性穿孔、听骨链损伤)等。
感音神经性聋:由于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等蜗后病变引起的耳聋。又可分为感音性聋(耳蜗损伤,如噪声性聋和药物性聋)、神经性聋(蜗神经损伤,如听神经病、听神经瘤等)、中枢性聋(脑干和皮质病变,如脑肿瘤、小脑脑桥角肿瘤等)。
混合性聋:如导致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同时存在,则可引起混合性聋。常见原因多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
三、存在哪些高危因素时,家长要特别注意?
早产,极低体重出生儿(<g);
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出生窒息;
围产期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疱疹、梅毒、弓形虫等感染;
父母近亲结婚;
家族中有先天耳聋者;
细菌性脑膜炎,特别是嗜血性流感杆菌脑膜炎;
颅脑畸形;
妊娠期或新生儿期应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速尿或致畸药;
孕前父母曾有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妊娠期接受X线照射及同位素治疗;
有先兆流产史;
妊娠期有一氧化碳中毒、营养不良、慢性肾炎、甲状腺肿大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住院≥24h。
四、如何做好日常耳保健措施?
1、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治呛奶。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
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3、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
5、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
6、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
7、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
8、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五、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大丰区目前有哪些政策?
年10月1日起,大丰区卫计委、财政局、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三家联合发文《关于印发盐城市大丰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启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包括对本区范围内符合生育政策的所有常住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提供免费的新生儿听力筛查1次,大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我区唯一指定的听力筛查机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实现“三早预防”,使患儿的言语功能尽可能得到正常发育,将听力障碍对婴儿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听力筛查的时间和方法
婴儿出生后2-7天,检查耳外观,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采用耳声发射(OAE)在新生儿安静或睡眠时进行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
复筛仍未通过怎么办
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越早越好,不超过3个月)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等检查进一步诊断治疗。并在6个月龄内及早进行适当医学干预。比如找专业人员帮您小孩验配助听器,必要时行人工耳蜗植入等人工听觉植入技术。干预后要落实好后期随访和以家庭为主的个性化康复训练。
除新生儿免费听力筛查外,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关于0-6岁儿童健康管理相关要求,儿童在6、12、24、36月龄分别可以免费进行行为测听法听力筛查1次。若出现听觉行为观察法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须及时前往儿童听力检测机构做进一步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