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啊,我这个耳鸣啊,太痛苦了,我跳楼的心都有了!”
刘阿姨一进三院耳鼻喉科诊室就跟马晶主任诉苦。
“每当夜声人静的时候,像是有无数蚊子在耳边嗡嗡乱响,也像是’外星人’在耳边讲悄悄话,却怎样都听不清、又赶不走,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刘阿姨两年前开始耳鸣,无原因发作至今。经过系列检查,马晶主任建议刘阿姨带上助听器,密切随诊。
在临床工作中,耳鸣是门诊常见病。对于耳鸣,人们对它还是存在太多偏见。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患者在耳部或头部的一种声音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它实质上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听觉系统症状。患者耳鸣的声音形形色色,比如蝉鸣、开水声、蟋蟀叫、下雨声、嗡嗡音、波涛声、哨声、呼吸声、汽笛声、电视没信号的哗啦声、心跳声、放气声……
既然,耳鸣是一种症状,那么引起这种症状的病因治好了,耳鸣这种症状就能够得以改善。但耳鸣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成因复杂,发病机理不同,不同患者耳鸣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目前已知的导致耳鸣症状的全身疾病大概有多种,所以,耳鸣是国际耳科三大难题之一,绝对属于疑难杂症范畴。
与耳鸣有关的全身因素
?颅内病变:听神经瘤、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膜炎
?颈椎病
?神经衰弱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糖尿病
?饮食因素:奶酪、巧克力、咖啡、酒精
?贫血、高脂血症
?妇女月经期、妊娠期、绝经期
?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生活习惯:吸烟、作息不规律
耳鸣有年龄、性别偏好
?多达80%的成人在某些阶段经历过耳鸣,耳鼻喉门诊中耳鸣发生率可高达80%
?耳鸣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最常见耳鸣发生年龄50~70岁,在60~69岁达到高峰为31.4%
?75岁之前,女性患病率较低,75岁之后,性别差异变小。
耳鸣的痛苦,医生都懂
饱受耳鸣折磨的人,基本上情绪和状态都很差。当患者一想到耳鸣时,大脑中负责负面情绪的部分就开始活跃,而这也是很多耳鸣患者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的原因。焦虑、失眠、烦躁不安以及抑郁等情绪,这往往比耳鸣本身带来的危害更大,令人寝食难安,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而且,不仅他人无法感同身受,不同患者对这种慢性耳鸣的敏感性也不同,有的患者认为耳鸣并不影响生活、可以正常睡眠;而有的患者可能会觉得耳鸣给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困扰,甚至产生抑郁、厌世等消极情绪,这就要及时进行干预了。
耳鸣,某些疾病的警报
有些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前发生,这无疑是一种“警报”
单侧耳鸣可能是该侧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肿瘤的先兆症状;
波动性耳鸣可能提示颈动脉瘤、静脉球体瘤或颅内血管病变;
先双侧耳鸣,继而听力减退对某些正在接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耳毒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可能是药物性中毒的危险信号,应立即停药;
青年(特别是女性)耳鸣,可以是耳硬化症的最早症状;
梅尼埃病患者,耳鸣出现或原有耳鸣出现改变,可能是眩晕发作的先兆。
耳鸣还可以是心脏病发作的前驱症状。
耳鸣,并非不治之症
为了评估患者的耳鸣程度,医生会通过问诊、体格检查以及一些辅助检查,如听力学检查、核磁共振等,来评估耳鸣的程度,并排除一些致病因素,来指导治疗。
治疗耳鸣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耳鸣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改善睡眠,使耳鸣患者成为有耳鸣的正常人。将耳鸣咨询和声治疗贯穿始终,可以明确病因的要对因治疗,对病因不明确的,要采取对因和对症疗法。伴有中重度以上听力下降的耳鸣患者,建议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
三院耳鼻喉科主任马晶
耳鼻喉科主任马晶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年10医院耳鼻喉科工作至今。曾先后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耳鼻喉科进修学习,年晋升副主任医师。目前独立开展了复杂扁桃体切除术,耳前瘘管切除术、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鼻窦开放术、腺样体切除术、鼻侧切开术、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等各种耳鼻喉疾病的手术,尤其开展的全麻下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居于瓦市前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其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省级会议、刊物上交流发表。
稿件来源:耳鼻喉科
责任编辑:金萌萌高上彬
美工编辑:蔡丽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royalmint168.com/eyhzfy/4572.html